其实,假如有正常睡眠的话,每晚都会做梦,而且不止一个,区别就在于醒来还有没有”印象“罢了。”做梦感觉好累啊“。是的,”多梦“会让人感觉到累,尤其是”追赶“主题的梦。但其实”多梦“并不影响人的睡眠质量。做梦其实就是深睡眠的标志,记得,最近有研究指出”浅睡眠“状态下,亦会做梦。”少梦“也可以实现。只要你能明白梦想表达给你什么,自然也就”少梦“了。两个月连续做这样的梦,说明这梦对于题主还是有意义的。追赶,逃亡。总有什么东西在追赶,”压力“,还是两个月前遇到的”小问题“。题主自己回想回想。佛门圣地。梦中的佛门圣地,我相信可能与”佛教“并无关系。光明,有安全感可能更直观些。看到别人逃亡,这些梦我自己却不觉得恐怖。这里的情绪很有意思了,不怎么切身了,可能这些事情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已经对现在的你,影响式微了。总结:可能前不久楼主遇到了什么事情,楼主采取了“忽略”“不睬”的态度,但“梦”高诉你,逃似乎不是一个好办法,好在题主有“底气”有“靠山”(圣地,佛祖),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事情,已经变得不怎么切身了,似乎解决了,但可能以后还会遇到相同的情景,起码题主可以先弄明白是什么事情,今后“底气”“靠山”不抵用了,也有个准备。
好吧…心理学的勿喷。但必须得说的是,弗洛伊德大叔的“愿望满足”算是大众所知最有名的梦境分析理论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是个心理分析学家。他分析了几百名他的病人的梦,然后得出了结论:你在梦中完成现实中的愿望和欲望。无论是怎样的梦,惊悚或是美好的,都是在直接或符号代表性地完成你潜意识中的强烈欲望。
举一个极端一点的例子,你和一个朋友最近有些矛盾 。可能有天你做梦,就会梦到有人告诉你ta出事故了或者你看到ta被很恐怖地吊起来…虽然你根本没想到通过让ta死,来解决问题,但你的潜意识只是显示出你的一个愿望:你有点烦ta,不想看到ta。这个愿望你可能压根没有意识到。
弗洛伊德的这个理论在通过梦境分析来解决病人的心理问题上屡试不爽。但这个理论是不符合达尔文进化论的,很多科学家并不认为这就是做梦的原因。(我也同意。这个理论只能说梦境像镜子一样,或多或少显示了你的潜意识所思所想,但并不是梦的根源。)
我属于每天都做梦的人,并不像人们口中所说的上火或者没睡好导致的,说不上原因,总之每天都会做梦,午睡的时候会做梦,公交车上眯着的时候甚至也会。
很多梦自己醒了之后都有印象,并且能够清晰的记得在梦里发生了什么,自己也可能是各种角色,帅男丑女,这些都是完全有过的。
有的时候自己会已第三方身份参与梦境,看着发生的事情知道其中那个人是自己,但是自己又确确实实的在看着她的一举一动,就好像自己看自己拍的看电影,并且还是现场直播。
梦境跟自己的生活,情绪,以及白天的所见所闻都有很大的联系,比如昨天我听到朋友提起她回家包了一上午的饺子,给自己的爷爷奶奶吃,很平常的一句话,然后,昨晚我梦到在老家,自己一个人包了很多饺子,爸爸让我去叫外公来吃。
这两者其实无形之中就有关联的。 也许日常中很无意的一个动作,一句话,映在了你的眼里,钻进了你的耳朵里。就会成为梦境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