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轴承间隙的调整和连杆轴承间隙的调整基本相似。若个别主轴承瓦片损坏,可在曲轴轴颈的油孔中插人一销钉或开口销,转动曲轴,将轴瓦逐渐推出。更换新瓦片时的装人方法与推出相反。主轴承的调整,应从中间开始向两端进行。一般五道轴承按:3,2,4、1、5的顺序;七道主轴承按:4,3、5、2、6、1、7顺序进行。间隙的检查,可用与轴承间隙相同厚度,与轴瓦长度相等的铜片,放在轴颈与轴承之间,装回轴承盖,并按规定扭矩紧固螺母,而后摇转曲轴,根据曲轴转动阻力的感觉变化来判定间隙调整是否合适,如阻力明显较原来增大,则调整后的间隙合适;如阻力增加不明显或毫无增加,则配合间隙仍较大,须再调整垫片直至合适为止。
方向支柱轴承间隙的大小直接影响车辆行驶的直线性。因此,应及时进行调整。若属于上下轴承碗磨损引起,也应及时进行维修。方向支柱轴承间隙是通过轴承螺帽的松紧来调整的。顺时针拧轴承螺帽,间隙减小;逆时针拧轴承螺帽,间隙增大。当前车轮抬起时,车把放在中间位置,它能利用前车轮的自重倒向一边,但又不能太灵活,即表示间隙调整合适。在没有装前轮的情况下,用手推动减振柱套管时,减振柱应能绕方向支柱灵活转动。若推到哪里,就停在哪里,则说明轴承间隙太小,应稍松一下轴承螺帽。间隙调整好后,应将减振柱螺帽拧紧,以防轴承螺帽松动。
轴承间隙又称为轴承游隙,所谓轴承游隙,即指轴承在未安装于轴或轴承箱时,将其内圈或外圈的一方固定,然后便未被固定的一方做径向或轴向移动时的移动量。根据移动方向,可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轴承运转时的游隙(称做工作游隙)的大小对轴承的滚动疲劳寿命,温升,噪声,振动等性能有影响.测量轴承的游隙时,为得到稳定的测量值,一般对轴承施加规定的测量负荷.因此,所得到的测量值比真正的游隙(称做理论游隙)大,即增加了测量负荷产生的弹性变形量.但对于滚子轴承来说,由于该弹性变形量较小,可以忽略不计.安装前轴承的内部游隙一般用理论游隙表示。
方向支柱轴承间隙的大小在驾驶中可以感觉出来。当前轮制动时,若方向支柱有明显晃动,则说明间隙过大。经调整无法达到适当间隙时,需要拆卸转向装置,检查上、下轴承碗及滚珠有无明显磨损或沟痕,从而决定是否需要更换。调整方法如下:①将滚轮或扇齿退出,使转向传动副脱开。②通过螺塞的旋入或旋出,减少或增加下壳盖与转向器壳间的垫片,可使传动副转向间隙减少或增大。③调好后,装上方向盘用手推拉,应转向灵活又不上下窜动,并且没有紧松现象,若轴承磨损过度或损坏,应换用新轴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