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的假期就是“两两结合”—调休,将平常的周末和我们的法定节假日调整,比如下周一是端午,那么这周六周天上班,从下周一开始到周三放假,然后周四周五又开始上班,然后又开始休假。。。。。。相信很多人吐槽这种放假模式,上班、休假的频繁切换,导致生物钟错乱,被定义为太折腾。也确实是,上班繁忙之余,难得的假期肯定都想着三五成群聚聚、外出游玩什么的。奈何中国人实在多,一放假到处都是人海,一趟游玩简直很折腾,放个假比上班还累。来自市旅游委的统计数据表明,今年的“五一”小长假北京共接待旅游者497万人次,同比增长5.1%;旅游总收入19.87亿元,同比增长10.6%。
那么过久了中国式这种“折腾休假”模式,知道外国人都是怎么休假的嘛?
基于国情的不同,各国的休假模式也是五花八门。西方的休假制度比较完善。夏季假期大约从7月开始到9月左右,冬季假期从11月开始到来年。西方国家的带薪休假时间各不相同。美国是3至5周;法国是4周;荷兰人每年有25天的带薪休假期,随时可以休;英国人至少有3周的休假时间;德国是2.5至3周;加拿大是2至3周;最长的是丹麦,每年有5周带薪休假时间。在这些国家,带薪休假制度一般是强制性的。雇主如果不执行,政府一般都会给予惩罚。
国外调修度假制比较普遍,他们自己安排假期的时候也会倾向于把日子集中到一起,凑上周末,圣诞节等公休日,连着多休息几天。这是人之常情。导致的情况是,圣诞节前后度假的人特别多,上班的人找不到对接,也干不了什么事。所以演变成,企业鼓励员工在圣诞节前后安排度假,要休大家一起休。因为中国实行调修度假制的企业很少,所以都是国家统一规定公修日。在安排上,当然也考虑了同样的理由。7天相比欧洲动辄几个礼拜的度假,真不算长,而且不白给,只是几个假凑一块而已。同时假期重叠度高,除了促进假日经济,方便商家可以做预测,集中安排应对。也保证了干活的时候大家都在干活,企业间和员工间的效率提高。然而,没说的话是,这从侧面也反映了中国劳工权益体系不健全,国家对于经济行为的行政介入比较强,相应的是劳动效率也高。
你告诉他,中国很多企业不让员工休双休日,每年没有带薪休假,中国劳工部不会查企业,中国工会代表不是被监禁就是逃亡国外。所以国家制定了一个强制放假的方案,防止大家全都累死。至于挑国庆放假是图喜庆我国还有一个迷信色彩浓厚的传统节日也是放七天的,节日具体日期是根据月球运行轨道而定,每年时间不固定。美国国庆不放三天,就4号那天放一天。不过4号经常是周五,所以和周六连下来了,所以叫放三天。楼上一堆说十一是连周末的不知道独立日也是连了周末才算出来三天的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