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轻朋友中,液体手机壳受到不少人的喜爱。但近日这种漂亮的手机壳里,液体含有腐蚀性酸,破损或泄漏后会引起皮肤不良反应甚至烧伤。业内人士表示,这种手机壳注入的液体多是装饰用的矿物油,本身对人体没有危害。出现瘙痒甚至灼伤,可能是劣质矿物油或小作坊添加了其它化学用剂。如发生泄漏,及时用肥皂清理皮肤,就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出于安全考虑,还是选用有质量保证的产品比较靠谱。手机壳液体泄漏引发争议,这则网帖援引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称,英国一名9岁小女孩买了一款塑料流沙手机壳。小女孩在玩手机时睡着了,手机放在腿边。没想到,手机壳里的液体从边缘泄漏,将小女孩腿部灼伤,烙下一个手机形状的疤痕。在网购平台搜索发现,这种手机壳不但销量惊人,价格也十分低廉。在淘宝网上,记者以“液体手机壳”为关键词搜索,有多达3.8万件宝贝,价格从10多元到100元不等,月销量在2000件以上的网店有好几家。手机壳内的液体应该是矿物油加染剂制成。”在知乎社区里,一位化学专业人士肯定了这种说法,他介绍,矿物油根据其加工工艺,质量不尽相同。优质的矿物油对人体无害,但劣质的矿物油,容易发生氧化损伤皮肤,劣质染剂也能造成皮肤过敏。“人体皮肤本就是弱酸性,如果酸碱度在6左右,这种酸性程度对皮肤没有什么影响。”浙江大学明州医院皮肤科赵医生说,但如果是婴幼儿的皮肤或者皮肤上有伤口,最好还是远离这类液体。
如果是绝对理想的两种不互溶流体,利利索索的分成两层。但是,真实的流体和界面就没那么简单了;既然能分层,说明肯定不互溶,也就说明两种液体分子的亲和力是比较差的;既然亲和力差,液体分子的界面处能量就会比较高,因此液体会自发的形成界面面积较小的形态;手机壳很薄的好么,假设液体的长宽高是100mm*50mm*1mm,那么竖着拿的时候液体界面面积是50*1=50mm^2并不是很大的;平放的时候是100*50=5000mm^2,大了100倍。这么大的界面能的差距可以轻松克服那一点点重力势能了。
液体手机壳还是挺好的,它采用独特的四角镂空设计,减缓手机落地时产生的剧烈冲击力,经过专业的防震 测试右以达到减少80%冲击力的效果,而且外观根据人体工程学而设计,方便拿捏持握。另外液体手机壳中的液体含有酸性物质,一旦破裂会烧伤人体的皮肤,希望使用这种手机壳的人尽快换掉,同时它整体的使用寿命短。液体手机壳里的液体是腐蚀性酸,液体流出容易对皮肤造成灼伤。虽然美观,但是因为沙手机壳中的液体含有酸性物质,一旦破裂会烧伤人体的皮肤,所以不建议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