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石灰。生石灰学名氧化钙,属碱性物质。在养殖过程中常用于清塘消毒和防病。在养蟹中,生石灰的作用较多。作用。调节水质。生石灰在水的溶解作用下,生成强碱性的氢氧化钙,当人为地控制生石灰使用时,养殖水体呈微碱性或偏碱性,有利河蟹生长。同时,能使水中悬浮的胶体有机物沉淀,提高水体透明度。增加营养。钙离子是河蟹生长不可缺少的营养元素,河蟹作为甲壳动物对钙的需要量比鱼类大得多。施用生石灰可增加水体钙离子含量,解决河蟹对钙的需求。杀灭病原体。生石灰遇水放出大量的热能,能够杀灭和抑制病原体,因此常用来清池消毒。用法与用量。在干池清塘时的用量为75千克/亩;带水清塘时150千克/亩;预防蟹病及消毒时10~15毫克/升,即当水深1米时,每亩用量为6.7千克或10千克。注意事项。生石灰在下池前的管理中应防潮防水,因生石灰遇水即变为熟石灰,就失去了杀灭病害的作用,使用时必须化水全池泼洒。硫酸铜。硫酸铜俗称蓝矾,为深蓝色结晶或粉末,有金属性,遇水溶化,水溶液呈弱酸性。作用。硫酸铜与病原体的蛋白质结合生成蛋白盐,使其沉淀,达到杀灭病原体的目的,对原生动物和有胶质的低等藻类(如蓝藻)有较强的毒杀作用。硫酸铜在养蟹中一般用于杀灭青苔(也称青泥苔,是一种丝状藻类)。用法与用量。一般采用0.7毫克/升的浓度泼洒。注意事项。由于本品属重金属物质,河蟹对其较为敏感,过量使用或经常使用会引起河蟹造血功能下降,破坏肝功能,影响消化吸收。因此使用时应该注意:一是不能经常使用;二是在水体中杀灭青苔最好直接将药液泼在青苔上,可减少用药量;三是在蟹蜕壳生长期,最好分区泼洒。
青泥苔,是某些藻类过度繁殖的产物,其组成主要是绿藻中的水绵、水网藻和蓝藻中的微囊藻、囊球藻等,其对养殖生产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如幼虾游入青泥苔会被其缠绕导致窒息死亡;夜间藻体的呼吸作用大量消耗池中溶氧,引起泛池;藻体死亡后蛋白质被微生物分解产生羟胺和硫化氢等有毒物质,青虾会中毒致病甚至死亡;另外,青泥苔还会影响青虾的色泽,引起黑鳃、黑壳等。苗种放养前十多天,放干池水,用生石灰每亩200斤左右彻底清塘。每亩套养花白鲢鱼种2尾,抑制藻类种群滋生泛滥。勤换水,不使水中有机质含量过高。换水:采用反复进排水的方法,每次注入20—750px水,排出等量底层水,反复2—3次。晒滩:晴天适当降低水位,让池滩上附着的藻类晒死,如与方法1结合使用效果更好。撒草木灰:在下风处撒草木灰,阻断藻体光合作用。最好使用稻草灰,因其重量轻、灰片大而不易下沉,从而延长遮光时间。撒生石灰粉:在藻体聚集处撒生石灰粉100—150克/平方米,以短时间改变局部水体PH值而杀死藻体。在水深1米时,每亩用青苔净150—200克化水全池泼洒。
换水:采用反复进排水的方法,每次注入20—750px水,排出等量底层水,反复2—3次。晒滩:晴天适当降低水位,让池滩上附着的藻类晒死,如与方法1结合使用效果更好。撒草木灰:在下风处撒草木灰,阻断藻体光合作用。最好使用稻草灰,因其重量轻、灰片大而不易下沉,从而延长遮光时间。撒生石灰粉:在藻体聚集处撒生石灰粉100—150克/平方米,以短时间改变局部水体PH值而杀死藻体。在水深1米时,每亩用青苔净150—200克化水全池泼洒。注意:用药物灭藻时,应选择连续晴好的天气,并最好在上午进行,用药后及时打开增氧机或在第二天早上加注20—750px新水,如水质过清,可每亩施尿素2kg,过磷酸钙5kg催肥。灭藻的同时每亩泼洒3—5kg光合细菌等生物制剂更有效、更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