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茶上市的季节,一则关于茶的“应景”文章也同时刷爆朋友圈。文章指出“春茶中含过量农药,一喝就中毒。而夏秋季的茶叶更是可怕,连茶农自己都不喝。”喝茶真的等于“服毒”带着这个问题,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误区:春茶中含过量农药,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院士告诉记者,“我国很多茶区尤其是名优绿茶区,春茶生产期间因气温较低,受病虫害的影响非常小,因此基本不用药。”以现在市场上价格比较高的明前茶(清明节前采摘的茶叶)为例,除了口感好、营养成分高外,还较少受病虫害影响,农药污染小,特别是早期的春茶,更是一年中绿茶品质最佳的。误区:夏秋茶农残严重,专家说,6月中下旬到9月,随着温度升高、降雨量充沛,茶叶病虫害较为集中,才会较多地使用农药,这时恰好是一些地区夏秋茶采摘的季节,为此,可以说夏秋茶相对于春茶的农药使用量大。不过,即使用药,大多数茶园使用的农药种类和量也是按照国家标准来的。“只要按照规定采摘的茶叶,经加工制成的茶叶产品都是安全的。”专家说。生活中很多人都有喝茶前洗茶的习惯,这其中不乏“出于安全的考虑”。对此,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副所长龚淑英教授说,人们洗茶就是把茶叶用热水涮一遍,在这个涮的过程中只能涮掉茶叶表面的污染物,但短短几秒的洗茶过程却洗掉了很多茶叶精华。“其实茶叶大多来自山区且雨水充沛的地区,采茶期间,下雨天多,对茶鲜叶有冲洗的作用。特别是生态环境好的地区出产的茶叶,或者大品牌茶厂出产的茶叶质量更有保障,饮用前无需洗茶。”
茶叶贮藏保鲜的四大影响因素是温度、湿度、氧气和光线,因此,理想的茶叶贮藏保鲜条件是低温、低湿、绝氧和避光。专家说,一般茶叶商品均有包装,茶叶购买回来后,不要拆封,可直接放到冰箱内冷藏,如果保存妥当,两年内基本跟新茶口感差别不大。而有些茶、则在一段时间的常温存放后,口感会更好,如白茶、普洱茶、武夷岩茶,只要保管得当,陈茶同样香气馥郁,滋味醇厚。此外,冰箱贮藏茶叶时,一要防止冰箱中异味污染茶叶;二是茶叶含水量要低,必须是干燥的且要密封。存放茶叶的容器一定要干净无味,不与其他食物混放,以免串味而损害茶叶的香气。茶叶从冰箱取出后,不要马上拆封,待茶叶温度回升到与环境温度相同时再打开品饮。
“春茶农药残留的问题,说了很多次了,但每年这个时候还是会有人来问。”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专家院士告诉科技日报记者,春茶一般指由越冬后茶树第一轮萌发的芽叶采制而成的茶叶。“我国很多茶区尤其是名优绿茶区,春茶生产期间因气温较低,受病虫害的影响非常小,因此基本不用药。”茶树的主要虫害如茶小绿叶蝉、茶尺蠖等在6月中下旬到9月份发病率较高;而茶树常见病如茶轮斑病、茶云纹叶枯病、茶炭疽病等则会出现在潮湿多雨的季节,因这些病对茶叶的产量影响不大,茶农也不会用农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