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人跟以前不一样,以前的人喝酒喝的少,他们的喝酒是一种爱好。而现在的70后80后,他们得喝酒,是一种商业性的喝酒。这种喝酒方式在现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酒桌文化。
其实这种酒桌文化对生意上确实有非常大的促进的作用。但是,针对于身体健康方面,其实酒桌文化是非常不好的。因为这里面带着强制性的因素。硬逼着某些已经受不了的人继续喝,很有可能会引发一些疾病。经常看到新闻,有的人因为要促成某些业务,明明已经喝不下了,硬撑,导致自己胃穿孔或者酒精中毒等一些的社会现象。
特别是现在的70后和80后,他们是现在社会的一种主力,他们经过多年的拼搏有了职位,他们年轻的劲头也还在。他们大多数人都已经有了小孩,小孩也岁数不小了。所以他们在酒桌上的文化已经在家里被小孩子模仿。
新闻报道几个小孩子去饭店里面聚餐,居然每个人一瓶啤酒,这是在以前无法想象的事情,都是因为酒桌上的文化,让她们觉得很酷,才会使他们学习,所以才会有这种事情发生。
许多人,在面对酒桌文化的时候,其实是拒绝的,但是却又不得不喝,在年轻的时候把自己的身体搞坏了。但是当自己爬上了高位的时候,自己又成了酒桌文化的主导者,硬逼着手下的人和求自己办事的人硬撑,让人家的身体也跟着搞坏,所以这也是一种很矛盾的问题。
现在的八零后七零后,已经成为了这种矛盾的主体,九零后,刚刚成熟,所他们现在对酒桌文化很有一种厌恶。而70后和80后是现在酒桌文化最流行的年龄阶段。而且酒桌文化在现在看来其实并不仅仅只是一种喝酒,更重要的是一种展现自己情商与智商的一种方式。
当你陪领导一起喝酒的时候,你要想办法让领导喝的开心,你同时也要想办法让自己尽量的少喝,而且要尽量的少喝的不那么明显,这个时候就要看你自己的情商和智商的作用。
情商高的人能在酒桌上面把领导拍的非常开心;智商好的人,能够用尽各种各样的方法,使自己尽量的少喝酒,但是不被领导所厌恶。至于最后面怎么做!就看个人的选择,个人的能力。
在过去,酒桌文化确实促进了许多人的感情交流,也促成了许多人的大生意。但现在的酒桌文化已然变质。所以说还是劝大家在遇到酒桌文化的时候能少喝,尽量少喝,保证这些的身体最要紧。
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富裕起来是因为1978年提出了改革开放,在此之前大家都还处于要努力吃饱的状态,所以那时候不流行请客吃饭。即使有也是在家里吃,能出去吃饭的人很少,自然酒桌文化就流行不起来。那时候在家请吃饭,应该也不会劝酒吧,毕竟大家生活都不容易,没有那么矫情,能喝就喝了不需要劝。
我们真的发展的很快,作为90年代的人,记忆中经济发展是巨大的。这时候70后和80后都成年了,经济也好起来了,大家请客吃饭为了图方便更喜欢在外面了,大家不在为了温饱而发愁,酒桌上更多的是谈生活或者谈工作,自然的大家也就矫情起来了。
酒桌文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劝酒,结合现在人受到的要矜持点的思想,就很好理解了。劝酒是为了充分展示主人家的热情好客,也为了展示对于事情的认真态度,酒代表了一种文化。中国人爱酒是自古以来的,酒池肉林,奢靡的生活有酒,文人骚客也爱酒,酒更像是一种奢侈品吧,用酒招待你表示了我对你充分的尊重以及欢迎。
结合酒的特点,以及我们富裕起来的时间,很自然的70后和80后尤其爱这种酒桌文化,等90后步入社会之后也会开始这种酒桌文化。
我觉得喝酒没有什么不好,但是要适度。说实话我挺不喜欢酒桌文化的,我很讨厌别人劝酒,能喝就喝,不能就别勉强别人。希望以后喝酒更能是作为品味生活而不是一种社交手段。
这个比较好解释吧,你想一想70后和80后现在的年龄就不难理解了,如果按20年的间隔计算,这部分人属于28岁到48岁之间,也就是说他们现在正是一个社会的中间力量,也是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大部分的事情也需要他们这些人来做,自然他们之间的交流也是最频繁的,要交流就离不开喝酒,因为喝酒才能搞起气氛来,气氛起来了,关系也就近了,事情也就好办了。
如果在往两边来分析年龄层次,60后的人基本上是50开外了,人生的职业生涯基本上走到了最后几年当中,一般来说也没有什么不确定的东西,如果已经当了高层的领导,他们就不用再拿着酒去和人家拼命了,只要说句话自然会有后辈们起来奋不顾身,如果没有当高层领导,也就没有什么机会了,自然不用再奋斗了,就在现在的位置上准备养老就好了。
而90后的就显得有点小了,一方面酒量还有待于提高,另外也不太懂得喝酒的用处,而且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个性十足,说不喝就不喝,只要自己不舒服,也不懂得管别人怎么想。所以也没有办法强求他们在酒桌上有什么造诣,而且大部分还是学生呢,等到他们再成熟一点的时候再改造不迟。
这么看来,也就是70后和80后这些人来办大事、喝大酒了,当然这些人也是酒桌文化的继承者和流转者,可能过几年这些人也会新人更新换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