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阶段,在移栽后30天内吸收养分较少,此时吸收氮、磷、钾量仅占一生吸收总量的6. 6%、5.0%和5. 6%。大量吸肥的时期是在移栽后的45〜75天,这一时期吸收氮量为吸收总氮量的 44.1%,吸收磷量为吸磷总量的50. 7%,吸钾量为59. 2%。此后各种养分的吸收量都逐渐下降,但植株对磷的吸收在最后一次采收前半个月内又稍有上升,为吸收总量的14. 5%。大田阶段需肥状况的总趋势是前期少,中期多,后期又少。烟草对氮、磷、钾的吸收比例在大田前期为5 : 1 : (6〜8); 现蕾期为(2〜3) : 1 : (5〜6),成熟期为(2〜3) : 1 : 5。也就是说烟草对氮和钾的吸收量较大,而磷稍低。夏烟的需肥规律与春烟基本相同。对养分的最大吸收期也在现蕾前后,约在移栽后的26〜70天,以后逐渐下降,采收前15天对磷的吸收量又趋上升。据测定,生产100千克烟叶需要氮素3千克,五氧化二磷1.5〜2.0千克,氧化钾5〜6千克。烟草有春烟(烤烟)和夏烟之分,其整个生育期在栽培上分苗床期和大田期两个阶段。烤烟的苗床阶段在十字期以前,该期需肥较少;十字期以后需肥量逐渐增加,以移栽前15天内需肥量最多。这一时期吸收的氮量约占当时植株吸收氮总量的68.4%,吸收磷量约为吸磷总量的72.7%,吸收钾量约占吸钾总量的76. 7%。
钾肥是烤烟生产中施用量最大的一种肥料,许多研究都表明,增施钾肥能够促进烟草对钾素的吸收,提高烟叶的产量和含钾量,并对于改善烟叶的外观质量、化学成分和燃烧性都有影响。在响应“ 化肥零增长” 号召的同时, 要做到充分有效地满足烟草对钾素营养的需求, 富钾绿肥的研究便显得更加有意义。正烤烟是产、质并重的叶用经济作物。烟叶的产量取决于烟株总干物质的积累及其在叶片中的分配量,而干物质积累和烤烟的质量又与烟株对养分的吸收、分配状况密切相关。为了探索烤烟吸收氮、磷、钾养分的数量和进程,以及烤烟产量、质量形成与养分状况和干物质积累的关系,从而为烤烟优质丰产栽培提供合理施肥的理论依据,我们于1980~1981年,研究测定了烤烟大田期根、茎、叶的干物质积累和氮、磷、钾养分的吸收、分配状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田间小区试验:各年均设四个施肥处理,即在每亩施火土灰和清粪水各2000斤。
高含钾量是优质烟叶的一项重要指标。比较不同烟草品种的含钾量及其对施用钾肥的反应,为筛选高钾基因型烟草品种提供基础。方法以93份烟草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在凉山州进行连续两年的大田试验。设置常规钾(K2O = 300 kg/hm2)与低钾 (K2O = 150 kg/hm2) 两个水平,成熟期测定烟叶含钾量,以聚类分析将烟草分类,并分析其在不同叶位间的基因型差异。结果施钾量影响烟草上、中、下部叶片钾含量,常规钾水平下的烟叶含钾量高于低钾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