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堡礁招聘护岛员全球媒体被牵着走耗时半年,从全球3万人中进行“海选”,澳大利亚昆士兰旅游局如此“兴师动众”,醉翁之意不在“聘”。经过几个月的挑选,34岁的英国男子绍索尔从全球3.4万求职者中脱颖而出,成为最后赢家,但最大的赢家是这次招聘活动的主方昆士兰州旅游局。他们以170万美元的低成本,却收获价值1.1亿美元的全球宣传效应,成功进行了一次超值的旅游营销。最近几个月,大堡礁招聘事件占据着中外报纸和电视新闻的重要位置,标题千篇一律都是“世界最好工作”。而且由于有几名中国的求职者杀入最后面试环节,我们的媒体也争先恐后地报道了该事件,给大堡礁作了大量的免费广告。
这次“世界最好工作”招聘活动本身,因新颖创意和眼球效应将成为世界上最成功旅游推广案例之一,编入今后的旅游营销教科书。受到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澳大利亚的旅游景点大堡礁的游客有所减少,但通过这次护岛员的全球招聘,大堡礁的旅游品牌一下子炙手可热,它引起的轰动效应和价值明显超过10万美元(全球最好工作的薪水)。在目前裁员潮席卷之际,昆士兰州旅游局打出了“在碧海间潜水喂鱼,住海景豪华别墅,拿高额月薪”的招聘信息。“时薪相当于1400多美元”,“每月工作12小时”,这些“钱多事少,睡觉睡到自然醒”爆炸性信息,吸引了全世界人民的眼球,导致全球媒体自始至终都被牵着鼻子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次招聘活动中网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网络,这次招聘绝对不会如此疯狂。在我们感叹被忽悠的同时,不得不被澳大利亚高超的旅游推广水平所折服,用最少的钱达到最好的宣传效果。
科学家们强调,大堡礁虽然和世界上其他大部分珊瑚结构一样,遭受着严峻的压力,但是它还没咽气儿。“这是一种针对气候变化的宿命论的、末日式的处理方式,这种方法不能激励任何人,还会误导公众。”乔治亚理工大学的珊瑚礁专家金姆·科布(KimCobb)说。“到2050年珊瑚礁也还会存在,包括大堡礁的一部分,对此我十分有信心。那些说我们注定会失败的文章让我很恼火。”
由海洋升温引起的大规模白化事件已经横扫全球的珊瑚,但是经证实它对大堡礁的破坏性是最为显著的。近四分之一的珊瑚礁已经死去,早先未受干扰的北部区域受到的影响最为严重。
当持续高温使珊瑚上的共生藻脱离,只剩下雪白的骨骼时,珊瑚就产生了白化现象。珊瑚可以恢复,但是也有的就这么死了。大堡礁的潜水者发现过大面积退化的珊瑚,还有人从深处浮上来后说,有腐烂濒死珊瑚的气味。
潜水者游经大堡礁苍鹭岛的白化珊瑚礁。虽然大堡礁几乎所有的珊瑚都遭遇了白化,但是它们并没有全部死去。科学家们希望生态系统的大部分会恢复,尽管长期看来海洋的升温和酸化对全球的珊瑚礁都构成了重大威胁。研究显示有些珊瑚或许能够适应,但是暖化的快节奏意味着我们也许需要基因工程来帮助珊瑚礁繁衍生息。这对数以千计的海洋生物至关重要,对数以百万计的旅游者来说也是主要卖点。
1979年澳政府成立了大堡礁海洋中心管理处,全权负责整个旅游区的规划、保护和管理。大堡礁所在的海洋生态系统因珊瑚生长的条件十分苛刻而显得敏感脆弱。不仅每年几十万游客的观光对海洋公园有威胁,更严重的是大堡礁遭到了以珊瑚虫为食物的荆冠海类海星的吞食威胁。荆冠星繁殖力极强,肢体被切开还能继续生长,大的直径可达30厘米,身上带有荆刺,触臂12只到19只不等,上面长着许多黄色吸盘,吸附在珊瑚礁上,一次可吞食上十亿只的珊瑚虫。海洋生物学家们正在研究防范和保护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