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相对论是个主流理论——所谓主流理论,并不是很多人支持的理论,而是很多人连支持的资格都没有的理论。
验证相对论的实验一直在做文章一直在发,现在实验达到的精度和文章的水平都已非常人所能及,甚至一般的科学家也无力做出,只有顶级科学家带一个大团队才能做。和反对相对论的文章一样,绝大多数支持相对论的文章也会被退:“就你这点水平,也配支持相对论?”
相对论就是强大如斯,不但不怕你反对,更不稀罕甚至不屑于你的支持。这才是“主流理论”的风范,并且也是这个问题的关键:它反衬出很多人的渺小。
对于一些人过中年一生诸事不顺一事无成的人,或者那些年纪轻轻就离开学校在社会上因为文凭问题处处碰壁的人,当他们面对相对论时,你认为他们会支持相对论写篇文章被拒然后不得不正视自己是个连跪舔主流的资格都没有的垃圾,顺便不得不承认自己混成这样是因为自己不仅没文凭而且没技术而且也没人际交往能力呢;还是反对相对论写篇文章被拒然后自我安慰自己是个不愿跪舔主流的斗士,顺便把自己一生的苦难挫折不如意全部归结于因为自己反对相对论导致的主流的迫害?
而且我们可以反过来想想,那些反对相对论的人转为支持相对论又能怎样呢?相对论在绝大部分理工科专业里至多只学一个星期(一周两大节大物大课),甚至两三天就学完。一个四五十岁工作一般的人或者二十多岁初高中文凭的人,他们支持相对论至多能说明他们的水平相当于学了一星期的大学物理课程,而且还未必学会。这对他们的处境能有多大裨益呢?“我达到本科生水平了”并不足以安抚一生不顺者心中的不满,也不足以安慰早年停学者内心的懊悔。反之,如果他们反对相对论,“我超过了爱因斯坦”足以让他们充满不满不安愤懑悔恨的内心得到片刻安宁。
还有一点,如果各位关注民科的话会发现这些人在生活中由于社会地位低微和人际交往能力差(有的人品也很差),都没多少人愿意搭理他们,反对相对论让一群在生活中同事甚至家人都嫌烦的人走到一起,在共同痛骂爱因斯坦的过程中抱团取暖,享受个人融入集体后的强大感——当然,你也会想到这些人很多生活不如意或者直接就是弱势群体。
我见过一些民科,以他们的水平不是完全学不会狭义相对论,他们提出的反对相对论的理论只是对相对论做点小手脚。这些人心里清楚相对论是对的,但还是要反对相对论,为什么?因为支持相对论时他们不过是学会了一点本科生课程的中年人,没人愿意搭理他们;但反对相对论时他们就成了伟大的事业的斗士,有无数同道。
被民科围攻的理论一般满足三个特点:1. 影响范围很广并成为主流观点。
2. 理论意义大于应用价值。
3. 学习门槛较低。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进化论和相对论比电磁场理论和量子力学更容易受到攻击的原因。从第二条来看,相对论更多地是理论贡献,其应用价值极为有限,至少目前看来是这样的。而量子力学已被广泛用于光学技术、通讯技术和微电子技术,创造了实实在在的价值;从第三条来看,狭义相对论学习门槛相对较低,参照系、光速这些概念都有明确的经典物理意义,而量子力学的公设中引入了态、希尔伯特空间、力学量、对易性等只有经过一定的数学训练才能理解的概念,其门槛高了不少。在狭义相对论中涉及的概念虽然有经典对应,但真正理解所需要的思维能力不亚于量子力学,这就是为什么绝大多数的质疑都是无根据或是漏洞百出的原因。
简单一点说,相对论就是个公理化体系,比如狭义相对论,就是两个基本假设
(1)光速不变
(2)一切惯性参考系皆平等
后面的洛伦兹变换这些都是这两个基本假设出发的数学推论而已。广义也就是引入了世界线概念的一切参考系皆平等而已。
所以所谓的反相对论的同志们从来就没搞清楚公理化体系的意思,揪着动尺变短这种细枝末节的事情,简直是打着红旗反红旗。
要想推翻相对论,唯一的出路就是证明公理前提有问题,不符合实际观测。要么光速不是不变的,要么存在特殊的参考系。
更何况就算将来相对论被扬弃了,一样是低能量情况下非常好的近似,和错了这种事情八竿子打不着。
总之反对相对论的人多,根源还是科普做的太多,公式写的太少。
广大爱好者觉得自己比物理学家强,本质和许多人觉得跳大神比专业医生强差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