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奥秘致力为广大影视爱好者提供电视剧电影未完剧情揭秘
你好,请登录

水果分「公母」吗?优质

822次浏览| 2022-06-29 12:22:45 更新
来源:互联网
3个回答
满意答案

如何挑到好吃的水果,坊间一直有“水果有公母之分,母水果更好吃”的说法。这个挑水果的方法涵盖了苹果、梨、橘子、橙子、西瓜等常见水果,号称居家旅行秒杀优质水果的秘诀。

水果真的分公母吗?

为了解“水果分公母”说法在消费者中的流传程度,记者走访了北京市朝阳区多家超市和水果店。

在位于北京体育馆附近的一家蔬菜直营店内,一位正在挑选赣南甜橙的市民对记者说:“在电视上看到过这种说法,我也不知道对错,但照此买回来后发现,好像‘母’的会更甜一些。”

随机采访十几名顾客后,记者发现很多人对“水果分公母”都半信半疑。在位于金台西路附近的一家果蔬超市内,有位老人说:“听说过水果分公母,但好像不都是这样的,应该只有脐橙和橘子吧,我们也不清楚,反正我每次选水果都挑长得比较硬实的,太软的肯定不好吃。”

在甜水园街某路口,一个卖水果的商贩告诉记者:“好多年纪大一点的人都认为水果分公母。”说着挑了几个橙子对记者说:“你看这脐眼大、凹进去的就是‘母’的,没有脐眼或者突出来的就是‘公’的!橘子、香梨、西瓜都分公母!”

当然,也有一些水果商贩认为:“水果分公母也就是这么一说,水果甜不甜关键看品种!”

很多网友也认为水果分公母“确有其事”,某些论坛和贴吧内甚至有专门教网友“分公母买水果”的经验帖,内容丰富,图文并茂,从网友回复的情况看,可信度极高。

一些网络电商也看到了商机,打起了“公母”的主意,某购物网站就有“公母梨”销售,甚至有专门分拣的“江西赣南脐橙母橙”出售。

其实只是外形之分

人有男女之分,动物有雌雄之别,但郭继英指出,“水果分公母”其实只是对水果外形的形象比喻,属于一种经验性的主观判断。在生物学界,水果根本不存在公母之说。

水果结构通常分为果皮和种子两部分,食用部分主要是果皮,也就是俗称的果肉。可食部分与有性生殖过程无关,完全是由结果植株的组织和器官发育而来,可以说,水果的性别取决于结果植株的性别,而植物的性别并不能简单以雌雄划分。

用于有性生殖的配子体只有雌雄两种,即胚珠和花粉。我们可以简单地把植物个体分成三大类:只产生花粉的,可称为“公”;只产生胚珠的,可称为“母”;既产生花粉又产生胚珠的,就是雌雄同株。

而产生果实和种子是雌性功能,纯雄性植株根本不可能结果,因此说,果肉的性别只有两种:母或者双性,“公水果”并不存在。

绝大多数水果都只有一种性别,比如双性的苹果、梨、桃、荔枝、西瓜等,以及“雌性的”橘子和脐橙。

即使是可能出现两种性别(不是公母,而是母和双性)的水果,不同性别间也无法通过形态特征来区分,因为影响水果形态的因素几乎都不涉及有性生殖过程。

你被骗了吗?

“水果分公母”的说法在科学上并不成立。那么,水果呈现不同形态的原因是什么?它们与水果的口感和味道是否有关呢?顾有容对消费者常见的几种传言给出了详细的解释。

传言1:橘子,“脐眼”大为母,小为公,母的味道好。

真相:位于果实顶部的“脐”,其实是脱落的花柱在果实上留下的“疤痕”,大多数是点状的。这些疤痕通常是运输水分和养料的残迹,由于果实下方的果皮组织发育速度比较慢,所以形成一个略微凹陷的“脐”。

而且,不同果实该部分的果皮发育速度差别很大,在不同果实中脐部的大小是连续分布的,不存在明显的界限划分公母,也没有证据表明脐部发育与橘子口感有关。

281 0

坊间流传着挑水果的小窍门——“水果分公母,品质有差别”。这一系列方法涵盖了苹果、梨、橘子、橙子、西瓜等常见水果,号称居家旅行秒杀优质水果的秘诀。然而,这些方法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是值得质疑的:水果真的分公母吗?能用这种方法挑到好吃的水果吗?

水果是可食用的新鲜果实的通称,而果实是被子植物特有的繁殖器官。果实由内含胚珠的子房(有时还有花瓣、花萼和花托等器官)发育而成,结构通常可以分为果皮和种子两部分。水果的食用部分主要是果皮,也就是俗称果肉的部分。此外有些水果不是单独的果实,而是由整个花序发育而成,它们的“果肉”来自花序轴(如无花果)或者花被片(如桑葚和菠萝蜜)。

这些可食部分与有性生殖过程无关,完全是由结果植株(即所谓母本)的组织和器官发育而来的。也就是说,水果的性别取决于结果植株的性别。而植物的性别并不能简单地以雌雄划分。用于描述植物个体性别和种群性系统的术语就有好几十个,像“雄全异株伴随二重雌雄异熟”这样的奇葩表达也屡见不鲜。纷繁的植物性系统,让“水果是否分公母”这个问题显得格外复杂。

尽管植物的性别系统具有高度的多样性,但用于有性生殖的配子体只有雌雄两种,即胚珠和花粉。因此我们可以简单地把植物个体分成三大类:只产生花粉的,可称为公;只产生胚珠的,可称为母;既产生花粉又产生胚珠的,比如雌雄同株这种最常见的植物性别,只好算个二尾子啦。产生果实和种子是雌性功能,纯雄性植株无论如何不可能结果,所以水果的性别——确切地说,果肉的性别——只有两种:母,或者双性。“公水果”是绝对不存在的。

水果分性别只是极特殊的现象。绝大多数水果都只有一种性别,比如双性的苹果、梨、桃、荔枝、西瓜等,以及“雌性的”橘子和脐橙。即使是可能出现两种性别(不是公母,而是母和双性)的水果,不同性别间也无法通过形态特征来区分,因为影响水果形态的因素几乎都不涉及有性生殖过程。

民间流传的分辨水果公母的方法,都是根据一两种简单的表面形态特征差异,与植物的性别没有关系。换句话说,就是“民间说法中的公母不是生物学意义上的公母”。这些方法在科学上无法成立自不待言。

有民间说橘子和西瓜:“肚脐”大的是母,小的是公,母的味道好。

事实上位于果实顶部(即与果柄相对位置)的“脐”,其实就是脱落的花器官在果实上留下的永久疤痕。橘子的“肚脐”是花柱脱落的痕迹,多数是点状的;西瓜的“肚脐”有时还多了一个环,那是花冠(包括花瓣和萼片)曾经着生的证明。

这些疤痕主要是运输水分和养料的维管束的残迹,因为下方的果皮组织发育速度通常比果实的其他部分慢(甚至不发育),所以形成一个略微凹陷的“脐”。并且因为不同果实这一部分的果皮发育速度也有很大差别,所以同一品种的橘子或西瓜中能看到不同大小、由点状到环状的脐部。脐部的大小在不同果实中是连续分布的,不存在明显的界限来划分公母(随机买二斤橘子,按脐部大小排成一排就看出来是渐变的…),也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脐部这一小块果皮的发育与果实的味道相关。

民间说脐橙:和橘子一样,也是按“肚脐”的大小分“公母”。

这事实上脐橙的“肚脐”和橘子西瓜的成因不同,结构也比较复杂。由于基因突变,导致这个部位的细胞分化成果肉,形成了一个具有橘瓣状结构但发育不完全的副果。副果的膨大撑裂了脐部的果皮,在果实顶部留下了形如人类肚脐的疤痕,脐橙因而得名。

在同一品种的脐橙中,副果的大小也是在一定范围内连续变化的,不存在明显的界限可供划分“公母”。国内外关于脐橙质量评定和分级的标准都没有提及副果,也未见任何研究报道将副果的形态与果实品质建立关联,所以用“肚脐”形状判断脐橙的味道是不靠谱的。

人们说挑选番木瓜:公瓜椭圆形,身重,核少肉结实,味甜香。母瓜身稍长,核多肉松,味稍差。

但是研究发现,同品种番木瓜的果实重量和果肉厚度都与种子数量显著正相关,也就是说,种子越多,果实就越重,果肉也越厚。这一事实和民间流传的判断截然相反。由于同品种番木瓜的果实形态(此处仅指商业化种植的、由雌株经异株授粉结出的果实)比较一致,传说中的分公母方法倒像是对两种不同品种番木瓜的描述——而比较品种间的优劣不是本文的讨论范畴。

收到822个赞
最新文章
水果分「公母」吗?
水果分「公母」吗?
追剧小科普06-29
电竞老提莫
电竞老提莫
822
农村人是怎么做饭的?
农村人是怎么做饭的?
追剧小科普06-29
瑞雪说游戏
瑞雪说游戏
697
《不可饶恕》为什么可以获得奥斯卡奖?
《不可饶恕》为什么可以获得奥斯卡奖?
追剧小科普06-29
三色神仙电竞
三色神仙电竞
213
没有上班的人,买社保划算吗?
没有上班的人,买社保划算吗?
追剧小科普06-29
桔子娱评
桔子娱评
806
北京与上海是当今世界地铁最发达的城市吗?
北京与上海是当今世界地铁最发达的城市吗?
追剧小科普06-29
文化奇韵
文化奇韵
290
兰闺喜事演员表
兰闺喜事演员表
追剧小科普06-29
七言呀
七言呀
496
1979年生的男人的家庭净资产应该在多少才不拖后腿?
1979年生的男人的家庭净资产应该在多少才不拖后腿?
追剧小科普06-29
Aggro电竞
Aggro电竞
741
为什么蔡徐坤有那么多黑粉?
为什么蔡徐坤有那么多黑粉?
追剧小科普06-29
王者小小丁
王者小小丁
628
为什么经济越发达的城市,人们越爱说方言?
为什么经济越发达的城市,人们越爱说方言?
追剧小科普06-29
佳薇电竞之晨曦
佳薇电竞之晨曦
515
怎样说出香港味的普通话?
怎样说出香港味的普通话?
追剧小科普06-29
妖猫爆料
妖猫爆料
454

妖猫爆料

还没有个性签名哟
作者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免责声明: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意见,若因此产生任何纠纷作者本人负责,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 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CopyRight©1999-2013 WWW.YI2.NET All Right Reserved 湘ICP备160204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