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塑造。以品牌为主要目的促销活动通常是由公司或区域(大区)统一策划,节假日如:五一、十一、元旦、春节等几个重大的节日为主。在这个几个节假日里开展促销有利于更广大的目标顾客消费,提高品牌关注度和影响力。如:2005年春节期间,奥康推出的“红红火火奥康年”系列促销活动,从机场路的大广告牌到小路牌,再到物流车,店堂海报,x展架,新颖广传品类,终端卖点气氛布置出巧、火红、热情等等,尽是红遍天的统一整体新奇特形象,这不仅仅吸引住了所有人的眼球,赢得了市场巨大回报,更主要是奥康脱颖日出,进一步强化了消费人群的心智与忠诚度!
又如红草帽鞋业全国统一推出的“付迪生、任静”夫妇拜年系列促销活动,除店堂布置得喜庆外,单单一个手提袋就做足了文章,大红配以两个形象代言人的拜年图片,很多消费者看到这个袋子后本来打算只买一双,结果买了好几双,因为送给亲朋好友感到喜庆如意。开发巩固消费群体。在当今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很多促销只顾销售回馈,根本没有明确消费群体去进行针对性的攻克,很多就容易出现资源浪费和促销效果不佳的情况,即出力不讨好。回报消费者的促销也是多种多样,首先说清楚回报的消费者主要是:1、本品牌的老顾客群体,2、有待开发的准目标定位的新顾客群体。一般老顾客群体的促销巩固方式比较常见如:节假日电话、短信温馨问候,贵宾卡享受各类活动、会员给予优惠等等。有待开发的准目标定位的新顾客群体,是因为随着的不断细化的市场细分,准顾客消费群体也越来越有格色,市场容量不断扩大,因此越来越得到各个厂家重视,这不仅是一种新增长点,更是一片全新的消费市场,这同时也给我们开展促销增加全新的挑战。
首先,从企业营销良性、持续发展来说。促销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销量,打通下水道,“终端为王”。企业通过促销活动,将产品销售出去了,那么客户就可以持续不断的打款进货,企业才有了源源不断的源动力。否则,产品卖不出去,商业客户就不愿意继续进货,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都只能积压在自己库房中,最终形成恶性循环,企业进入死胡同。其次,促销活动的目的(实现销售,提升销量)如果顺利实现,那么企业的其他辅助性的目标(意愿)都可以得到实现。道理很简单:企业的促销活动成功了,实现了大量销售,那么企业原本计划主推的明星产品或新品肯定得到了提升,因为大量销售必然要求有大量产品卖出去,尤其是高价值的产品卖出去,否则这个“大量销售”是无法实现的;同样的,也没有哪个厂商愿意为了追求“大量销售”而全部是“低价倾销”、赔本赚吆喝的,实际上在促销活动期间,厂商都是拿出极少数几款特价产品来吸引人气,至于主推的产品肯定都是赚钱的、正常利润空间的产品。也就是说,企业促销活动一旦成功,那么明星产品肯定会实现销售。
处理库存。这对品牌鞋服专卖店,犹如一把双刃剑。如果开展库存处理促销活动,对品牌等直接有影响。观察近年来品牌鞋服库存处理有多种方式。有的在某一区域相对较好的网点和商场开设品牌折扣店和处理专柜,提早把市场较为难卖的产品直接转向品牌折扣店和处理专柜。比如尤其是女凉鞋,在每年4月中旬正式上市,至5月如果货走不动,就应该考虑推向品牌折扣店和处理专柜来处理了,以免造成库存!另外,有些低端品牌产品利用展会和村镇集市来处理库存;还有的厂家把积压量较大的库存一次性以较低价格直接转向外销,或许这样有点亏损,但省时省力又省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