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车在奔赴火场及到达火场后,占据灭火有利位置,迅速投入灭火作战。
1.消防车在奔赴火场的行驶过程中,必须确保安全迅速行驶。消防车应选择距火场最近的消防车通道行进。多台车出动时,各车间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50米至80米为宜)行进。到达火场后,切忌多台车同时进入同一作战区域,以妨碍火场指挥员调动车辆及时投入灭火战斗,进而延误战机。
2.消防车驾驶员在火场上必须坚决服从火场指挥员的指挥,机智灵活地执行指挥员的命令,保证整个灭火战斗的顺利实施。在火情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直接危及到消防车安全的情况下,可以先把车辆转移到较为安全的地方继续投入战斗,并及时报告车辆停放位置。 消防车辆进入火场投入灭火救援时,在操作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消防车辆进入火场后,应当按照火场指挥员指定的位置停稳车辆。车辆的停放姿态能够满足对火场进攻与撤退的需要,必须确保灵活自如地随时撤出危险位置。车辆发动机必须保持运转状态,切不可盲目熄火,贻误战机。消防车开始供水时,应逐步升高水压,避免因水枪的反作用力以及突然升压产生的水锤现象造成战斗人员伤亡或水带爆破,影响灭火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消防水带在铺设过程中,如果要通过公路和地面有锐利物品(像火场常见的碎玻璃。)时要做好水带的保护,防止水带被割伤爆裂和汽车通过碾压水带影响救火。
2.在接入水源的过程中,应注意消火栓供水压力是否能够满足消防车需要。调取天然水源应注意河塘的水深情况、淤泥情况等,防止过浅水深以及进水管吸水口受淤泥影响而导致火场供水中断。
3.在水源离火场超过消防车的直接供水能力时,应采用消防车接力供水方式进行火场供水。供水车驾驶员应注意受水车溢水管的溢水情况,保持适当的供水量。在后车无法观察前车的溢水情况时,前车驾驶员可以打开本车水罐上部的人孔,防止因供水量过大发生的涨罐现象。在供水过程中,受水车应选择坚硬的路面停放,在无法停放坚硬路面时,应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因溢水而使车辆陷入泥潭。直接耦合接力供水时,应尽量使用同一型号的消防车辆,各车之间必须相互协调,防止因操作不当使供水中断。在直接供水压力较高时,应注意保持适当水压,防止伤及战斗人员。 火场中正确使用泡沫消防车(炮车)是扑灭石油化工类火灾的基础。
1.装有ABS的消防车,制动距离会较没有装的车大大地缩短:产生这种错误说法的原因,是因为ABS往往是在较紧急的制动动作下发挥作用的,所以会给人以ABS起作用后制动距离缩短的印象。其实制动距离的长短与路面的摩擦系数以及轮胎有更直接的关系,在某些情况下,有ABS的制动距离较没有ABS的短,但在其他不同条件下,情况会恰好相反。因为在正常情况下,滚动摩擦系数要小于滑动摩擦系数。
2.有ABS的消防车不会出现甩尾侧滑现象:实际上,ABS的作用只发生在制动车轮抱死的情况下,它与电子行驶稳定系统的作用有本质上的不同。
3.有ABS的消防车制动稳定性提高了,开车就可以更大胆:ABS只是制动的辅助系统,可以在制动时帮助驾驶员控制消防车状态,防止依维柯泡沫消防车在制动中失去转向能力,但其中主要操控仍是驾驶员,所以超速驾驶仍会引发事故,消防车在行驶时要特别注意。
消防泵的检查保养。消防泵是消防车的“心脏”部分。消防泵的维护保养直接影响到灭火作战的效果。因此,在检查保养消防泵的过程中要认真仔细,发现故障应及时排除。一般消防泵每工作3至6小时,各转动部位要加注润滑脂一次。要定期对消防泵最大吸水深度、引水时间、最大流量等主要技术参数进行测试,如与正常性能相差较大则应检查并排除。在检查保养中应注意以下情况:如使用不清洁的水源,应对水泵、水罐及管路进行清洗;使用泡沫后,要及时清洗水泵,泡沫比例混合器及各连接管路;放净泵内、管道内存水;水环泵引水箱、刮片泵贮油箱、水罐、泡沫罐储量不足的必须注满;检查水炮或泡沫炮球阀底座,清洗活动部位适当加润滑油予以润滑;对引水泵和齿轮箱内的油进行及时检查,如果油变质(油变成乳白色)或缺少时,应及时更换或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