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来说,你要看是个什么样的家,有没有车贷房贷?几个小孩?父母有没有收入?是否健在?至于住在哪里不重要,因为除港澳台全国物价相差无几,网购价格都几乎一样。
作为普通社会底层百姓,没房没车,父母年迈,没有退休金,除了每月60块钱国家补助,基本没有任何其他收入,而家里只有自己一个儿子,其他的是姐姐或者是妹妹,在农村女孩是不负责赡养父母的。如果爸妈在农村的房子还能住,我就不用买房,如果土房要垮了,不能住了,那就要维修重建或者再去购买,这又要一笔不小的钱!
如果扶养一个子女,像这种条件我来算算一个月要多少钱才够花,老婆不能上班,要照顾孩子和父母,因为农村没有工作岗位,也就没有任何收入来源,只能种菜种地,但是电费水费还是要交,一个月大慨150,一家五口人话费大慨150,孩子上学习资料费,衣服鞋袜什么的平均一个月300,四个大人衣服总共平均每月200,爸爸抽烟喝酒,也解不了,每月至少300,人情世故送礼什么的平均每月至少300,油盐酱醋,洗衣粉,洗发水,牙膏等日用品每月大概至少400,大米和蔬菜自己种,肉类一个月大慨200,如果一家人身体好,少生病,五个人每月医疗费200,如果有意外这远远不够,我自己在外面打工上班,每月房租水电费生活费至少要1500,不抽烟不喝酒不打牌!偶尔失业换工作,还要回家车费,算失业损失费每月500!
以上我都做了最少预算,不能透支,至少要4200以上才能维持一个我说的那样的家!而且没有任何存款!估计农村大部分人家庭都差不多是这样吧。
我每月3800,全家生活1200。不抽烟不喝酒。孩子读初中,每月大约100,老婆做保洁,每月1500,一年买次衣服,一家人大约1000,日常零花钱一月大概150。一年还得存3万多。我觉得很幸福。
我爸文化程度初中毕业,三线城市国企劳务工,朝八晚五。国企主攻是夕阳产业,大概5.6年前是巅峰,父亲能拿到接近7000左右,我妈那时也有打工,大约是3000左右。那时候我没有手机,不会网购,穿校服,不化妆,护肤品大概只有洗面奶。我妈洗衣服洗碗,我爸做饭。伙食不错,四菜一汤,两荤两素,我家重口,不过好在国企发油发米,还有饭票可以去食堂换叉烧肉等等等。后来,大概我高二开始。国企半死不活,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我爸一个月满勤五千,我妈不工作,在闹市区开了家台湾食品店,很无奈,生意不好,每月不亏就算不错了。
这个首先还是要跟当地的生活水平挂钩,在北上广和在四五线城市是完全不一样的,所以就分开来看吧。
一二线城市:三千元租房子的费用,五百元水电网费用,全家开销五千元,油钱一千元,没车就自动换成公交打的费,保险一千元,孩子学费一千元,差不多合计就是一万二左右。
四五线城市:两千元房贷,两千元生活日常开支,一千元衣服鞋,五百元油钱,孩子上学两千元的费用,全家人的保险费用五百元,所以加起来至少八千元,日子过得才能算是勉勉强强,这还没算上家人生病以及老人那边的事情,还有各种赶份子的事儿。
回答: 过得‘好’一点,‘靓丽’一些的话,需每月20000(两万)元。 一般一些的话,需8000(八千)元;微微紧一点的话,需5或6 000(五~六千)元; 比较紧一些的话4000(四千)元或以内,但不含3000元的;3000元及以内的,你趁早,再想法‘干’一滩儿职业(包括,擦皮鞋、看大门、看夜班、做‘游街式’小商贩,……) 。上述基本按照家庭为“双子女”的,特别是其中一子女为{大儿子}的,其生活开支,就更可想了;父母压力正是 “压得叠套箩累死急” (比,压力山大 还大) 。
说白了还是知乎群体主要是小布尔乔亚的问题。2015年中国城镇人均总收23979元,也就是差不多一个月两千。这还是城镇人均没算农村。而知乎小布尔乔亚的眼里一个月两千肯定是没法活的。虽然说亲不亲阶级分这话不对,但是很多人就是无法跳出自己的阶级看问题,最后修成了恨人有笑人无,而没修成悲天悯人。最后回到问题,这个答案没有具体的数字,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生活方式,但是一旦选择了做一个好父亲一个好丈夫去撑起这个家,就应该尽自己的所能。那些努力工作却还贫困的人,也一样是好父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