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是这样的。过年毕竟是意味着新的一年的开始,办年货则是为了庆贺新年所做的准备,新的一年年头,大部分人会愿意买多一些年货存着,过个丰盛的好年,这应该是从以前就流传下来的一种习俗,宁愿买多了浪费,也不愿买少了出现不够吃的情况。
过年都是指农历的正月初一,在我家这边一般都会提前一个月开始准备年货,12月的月初可能会先买一些干货,存在家里头,备着用,到了月中,可能会开始买一些糖果饼干之类的食品,留在家里,等过年有客人来的时候拿出来,边喝茶边吃,到了月末,就会买一些肉啊,菜啊什么的,因为过年那几天,一般集市不开市,毕竟大家都要过年,忙碌了这一年,有些人可能就歇这几天。
像我家,爷爷有三个儿子,我爸排第二,在老家生活,爷爷是跟我们一起生活,老人家对深圳广州的生活不习惯,觉得到处都是高楼大厦,比较憋闷,一年可能也去住不了几天,所以过年的时候,大伯和小叔有时会两家人一起回来,那样子家里就热闹了,那大过年的,年货备得少了,这十几二十人的吃什么,虽说现在年轻人都会出去找点别的东西吃吃,饿不了,但是家里还是要求,大过年的,既然有回来,不是特殊的情况,至少晚饭就要一起吃,这样热热闹闹的才有个过年的气氛。
去年就是这样的情况,大伯一家和小叔一家都回老家过年,三家的人加起来也有十几人了,小姑还带着两个女儿和儿子过来家里,家里的居住人数就真的是超出20了,去年除了买来的年货,我妈也是做了很多存货,像过年,家里男人们要喝酒,就要吃掉一堆下酒菜,可能一大桌子菜,吃着吃着,负责做饭的人就得继续忙活了,就初夕那晚上,就要吃掉好几桌的菜,如果年货买少了,吃着吃着,正兴头上,说没有了,那多尴尬啊,所以我家奉行的是:大过年的,宁可买多了倒了,也不能因为买少了而出现不够吃的情况,那样寓意不好,年头就没得吃,那接下去一整年都会饿肚子。
当然,他们也不是每年都会回来过年,这时候,家里就只有6个人了,年货还是置办着的,虽然会置办的少一些,但是为了预防某些亲戚突然到访,还是会预备多一些,那这种情况,亲戚来了家里的年货可能就吃掉了,不浪费,要是亲戚没来家里拜年,那就不可言喻了。估计这些年货够我们一家吃上好久了,所以啊,过年其实也是一个喜庆的烦恼,又不能提前询问亲戚,就只能多备点预防了。
我想大家几乎都是这个样子。年货置办的很多,可能年都过去很久了而家里置办的年货还没吃完,用完。但是来年甚至乃后,每年的年货依然会置办的许多。那我们每年都置办哪些年货呢?
我们家每年可能在刚进入腊月里就开始置办年货了。刚进腊月,家里就会买鸡,鸭,鱼,肉。这些都是为了腌制腊味,这些腊味可以陪伴我家一个冬天乃至春天,腊味更是过年时年夜饭和招待亲戚朋友必不可少的菜。对了,还有自家自制的腊肠,味道相当的好。在我们老家,每家都会制作上好几十斤的腊味。现在我想到过年时能吃到的腊味,就不由的流口水。我的家在北方,所以以面食为主。 在大年三十的前半个月,就有商家开始售卖过年时的年货了。过年的时候,是亲人团聚的时候,小孩子串门的时候。亲戚在一起聊天时需要的当然是零食。所以过年前家里就会买上几十斤的熟花生,瓜子,果脯和各种小零食,家里也会备上一些水果,天气寒冷易于储藏,而这些吃食都是为了自己闲时的消遣。 而为了过年,家里会事先准备酒水,会买上许多上好的红酒和白酒,都是成箱的买,为了招待客人和自家饮用。家里还会买好春联和炮竹烟花,为了在过年时添加一些喜庆,这都是过年的传统。家人也会为自己置办上一身行头,一身新衣服为了迎接新年的新气象。
每年我们家里置办的年货都很大量,过年后还会剩下许多。大量置办年货是为防止准备的不足,但这造成了很多浪费,所以以后咱们置办年货时应该提前预算,减少浪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