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祜族祟拜祖先,对丧葬很重视。本民族传统的葬法是火葬。也有些地方采用士葬,全村有集体墓地,垒石为坟。新丧三日之内,家人要用篙枝做筷子吃饭,以示哀悼。整个村寨也要停止生产一天,不舂米,表示哀掉。
拉祜族,主要聚居于云南省南部澜沧江流域的思茅、临沧两个地区。人口虽少但也有其独特的禁忌。
宗教信仰禁忌。送火神鬼的晚上,忌外人进村寨;送房子鬼时,忌客人在家借宿。平日客人借宿,禁止走近神龛或在神龛前睡觉,禁止触弄神龛上的东西或将物品放于神龛上。寨子西面挂一对篾箩,忌外人用手触摸,尤忌放物于内。路遇叫魂和叫谷魂(或魂时间不定,叫谷魂为农历六月二十四和九、十月间谷子收割完之日)者,忌与之说话。
饮食禁忌。忌食狗肉,亦忌杀狗。相传族祖扎笛、娜笛出世后无奶吃,按天神旨意吃狗奶而长大。后世为报狗恩而禁食狗肉。还忌吃狗肉者进家门,须3天后,更的衣服方可入。清晨或吃饭前忌弹弦琴,吹口哨。信仰大乘佛教的瓣祜族在婚宴或其他喜宴上,忌见血,忌食,否则认为不吉。
其他禁忌。在神龛前睡觉时应头朝向神龛。忌夫妻宾客借宿时同住一屋。忌在门坎上砍物。忌妇女上楼或爬到牛圈上。常以鸡肉稀粥待客,但忌用白鸡,以白鸡煮稀饭待客,意为与客绝交。订婚聘礼忌无茶,俗语云:"没有茶就不能算结婚。"产妇分娩后3日内忌出门,亦忌外人入其室。忌公鸡向西打鸣,认为西边是阴曹地府而忌之。犯忌之鸡,立即宰杀,以禳不祥。有花斑的马被认为是“神马”,布谷鸟被认为是“天鸡”,秃尾巴的蛇被认为是“龙”,任何人不得打杀伤害。杀猪杀鸡时一定要看卦,鸡的眼睛明亮、猪的胆汁多为吉卦,意味一切大吉大利,于什么事都可放手,反之则为凶卦,行一切事均须小心谨慎。正月初一这一天,任何人都不能说不吉利的话。
古代拉祜族盛行火葬,明、清以来大部分地区改为土葬。
成年人死,不论男女均须鸣火枪,一是报丧,二是为死者灵魂开路。尸体先用清水擦洗,再用白布包裹后入棺停于堂屋,棺前摆放死者生前的生产、生活用具,并供一碗米,米上放一鸡蛋(用于选坟址或火葬地点)。尸体在家停放的时间,老年人一般停三天,其余则于当天或次日出丧。出殡前,巫师要为死者唱丧歌,叙述死者从生到死的人生历程,对死者生前的为人多加称颂,并反复念诵灵魂返回祖先居地的路线及地名,以使亡灵牢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