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要搞明白,每年存一万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我们把它默认为从25岁~30岁开始,那么我可以很确定的告诉你,这30万不一定够你养老,下面具体说说原因。
一:30年前和30年后1万块钱的购买力不可同日而语。
对于万元户这个词语我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万块钱可是一笔非常巨大的财款,如若哪家有那么在这个时代,他家就可以被称之为富裕的家庭,并且会成为人人羡慕的对象,可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经济总值的不断提高,使得现在的1万块钱跟那个时候的1万块钱完全是两个概念,关于这个我们从房价的变化上就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比如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上海1000多块钱就可以买到一平米的房子,但是放眼现在2万块钱在上海都不一定能够买到一平米的房子,所以由此可见人民币的购买力出现了多么大的变化,同理以现在为基点,再过30年,到这个时候,同样的一万块钱能买到的东西就更少,所以30万根本不够自己养老的。
二:未来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不得大病。
要知道人生就是一场未知的旅途,在这个旅途中,我们根本不知道上天会给我们安排什么样的命运,就比如说我们会遇到什么样的挫折,会得什么样的病,我们的寿命到底是多少,这一切都无从得知,所以在这种极不确定的大前提下,30万根本不够我们应对各种突发的事件,有可能得一场大病,这30万就要全部投入进去,若后续治疗效果不理想的话,还要东拼西凑的借更多的钱来治病,而一旦遇到这种情况,不仅一夜回到解放前,而且还会背负一屁股的债,到了这个时候,别说养老了,连吃饭都成问题,所以30万的存款根本不足以过那种安享晚年的日子。
三:在高消费下很难做到细水长流。
关于消费理念的问题,每个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消费观,例如有些人人秉承着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而有些人花钱大手大脚,遵循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消费模式,我们暂且不评论这两种消费理念的优劣,而是把这两种消费观念转嫁到未来高物价,高消费的大环境下,到了这时无论你是哪一种消费观念,30万都不够你细水长流的花到死。
所以我们一定不要在一棵树上吊死,要本着养老保险,存钱及各种投资几手抓的原则去存钱,只有这样30年后的未来才会有更大的保障,自身的养老问题才能够解决。
每年存1万,绝对不是30年后是30万,按5个点算,大约10年翻一翻,第一个10年是10万,第二个10年是30万,第三个10年是60万左右,按65岁退休,活到70岁算,每年至少有12万可以开支,足够了!
把钱放在银行存定期的,我想有10万每年也有3000多吧,要是放在余额宝理财产品里,一万一年360多有20万一年也得7000多,有30万每年也1万多了,
30年后可以养得起自己,可以在退休后居住在一个小县城或者小村庄里面,那里的生活环境都比较好,比较安静,空气质量也都很好,物价也比较低,比较适合养老。
那要看30年后你年龄多大了吧。如果对一个平时比较节俭的人来说,30万应该能够养活自己后半生,但是如果生活比较奢侈的话,就不太可能了。
年入利息为3.2万元,月入可达2667元,但是如今每月2667的收入其实并不多,如果在一线城市中生活甚至可能无法满足个人消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