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不是不再善良,而是随着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我们会减少很多无谓的善良。也许有过心灰意冷的时刻,但是要分清其中的区别。我们并不是从此决定“放弃善良”做一个坏人了,而是明白善良也是要分场合、讲原则的。我希望大家也能做一个守护内心秩序,减少无谓善良的人。
人与人的相处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有时候,你退一步,对方就会进一步,除非你碰到一个很懂得分寸的人。而分寸这个事情,是双方不断磨合的结果。人与人之间是一种动态平衡的关系,需要不断调节。我和几个开公司的朋友也讨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变得要求越来越高了,这都是花钱、花精力买的教训。
因为人和人之间的差距,有时候我们的善良反而成为了别人得寸进尺的原因,这时候你就要反思自己,是不是因为善良抛弃了原则。
在工作中也是,本来要求不高,结果,对方给你更大的“惊喜”,让你突然意识到原来自己做错了。本意是好的,结果对方会理解成你的标准就这么低。
仔细想想也是如此,大家聊天,我们会吐槽某个客户要求高,但对于要求高的客户,我们本能地真会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而那些要求不高的客户,专业一些的人,活也会做好,大多数人会做一个差不多的水平。
从长远看,我们还是要有原则,按规矩办事,我们的生活运转下去,需要一定的秩序,对于关系,内心也要有一定的秩序,免得时间久了,朝着一个糟糕的方向发展。因为善良而失去了原则,就会让生活变得一团糟,我们不是要放弃善良,而是要学会适度善良。
朋友圈有人转发轻松筹,A父亲尿毒症,B父亲胃癌,相距我捐款A学妹大概一两个月,倒是没看到她再更新过父亲尿毒症的情况,随手翻了翻朋友圈,发现她在普吉岛无边泳池拍得灿烂笑颜,心凉了半分,点进去轻松筹那几个链接隐藏在朋友圈三天可见里,露出来的动态只看得到岁月静好人间仙境的小仙女模样,感觉,大概是我失忆了吧。
我的善良,被别人当做笑话来看,我帮助别人,换来的是变本加厉地被使唤,我力所能及得善良,有错就尽量去改,最后就是被现实打败,没有人相信真相,谁的势力大,谁会装柔弱,谁就赢了,我后来才知道,善良这种东西,不是我这种人配有的。
自己的善良被别人一次又一次踩地上摩擦的时候,宿舍四个人,不管是什么我都会准备四份,然而人家只准备自己的那一份,课堂考试的时候我只要有答案就会发到宿舍群里跟她们一起分享,她们却自己藏着答案而且也没有发出来。
经常会决定不再善良,可是当遇到只需举手之劳就可成人之美时还是会情不自禁。善良应该是潜移默化形成的品质吧。因此不再善良要么是受到了生命无法承受的重创,重生后的选择;要么就是量变形成的质变吧。
当发现你真心对待的人,没办法以同等的心对待你,慢慢发现世界远比想象要黑暗的多,明明站在你的面前还是无法看清对面人的内心,不明原因的嫌弃与诋毁,让你如鲠在喉,百思不得其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