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壮族和汉族通婚,壮族渐渐的就汉化了,所以也就有很多的壮族人开始使用我们汉族的姓氏。我在电视上看到壮族人和我们现代人,他们的穿着以及生活上的一些习俗,饮食习惯等等和我们汉族基本上差不多。
这是因为在古代的时候,中原一带的人们就开始向广西那一带进行迁徙,在迁徙的过程中,壮族和汉族两个民族之间就开始通婚,壮汉通婚,就把汉族的种植技术,医疗技术,生产技术全部带到壮族去。这也就使原来还是比较封闭,比较落后的壮族,开始变得强大起来,是因为他们壮族人喜欢学习,能够接受新生事物,才有了他们今天壮族逐渐闯强大起来的原因。
当年那些从中原迁徙到广西的人们也开始繁衍后代,但是他们却恰恰相反,逐渐的就在广西定居,然后慢慢的开始沿袭了壮族的一些生活习惯。这也就是导致了我们中国现在并不是所有的壮族人全都是真正的壮族,有很大一部分是从我们中原汉族过去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说壮族很多都是汉化了。壮汉通婚以后就是繁衍生息,数代,数十代,他们的后代就特别的强大,然后壮族和汉族也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区别。
我觉得壮族是一个比较聪明的少数民族,他们的接受力比较强,我们汉族还是有很多先进的医疗技术,生产技术等等,他们能够主动的向我们汉族靠拢,并且接受汉化,我觉得这就是他们思想上一个强大的转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只有勇于接受改变的民族,才是一个有未来的民族。这从秦代到现代的2000多年以里,壮族就是逐渐的被汉化,这么一个非常成功的代表例子。
没什么大惊小怪的,使用汉族姓氏的少数民族多的是,有壮,回(缠回不用),满,白,苗,彝(大小凉山不用),布依,侗,朝鲜,畲,黎,土家,土,瑶,这些都是百万人口的,其他的人口太少就不说了,另外不用汉姓也是比较难汉化的有维吾尔,哈萨克,缠回,塔吉克,乌兹别克,(西北大多绿教徒不用汉姓,也是最难汉化,最爱好事的,)此外,藏,满(皇族)大小凉山土著彝族,东北部分少数民族,云南部分少数民族没用汉姓,大多都用汉姓了
壮族原是瑶僮中分裂出来,清朝很多地方志里有记载,说壮族是汉人的都是没文化的,壮族的历史与汉族相久远,还有北方的匈奴、东胡,西部的羌族、藏族,南方的苗族、瑶僮侗黎……都是古代留下来的。
壮、瑶、侗、畲、黎……等等原本就是南方百越里的部落,汉人自成为族之后,才把其他氏族称为外族。
别再说什么本身是汉族了,汉族本身也包含很多部落和氏族。
他们在历史上是没有姓氏的,而在壮族民族,也一直都流传着一个布洛陀是他们始祖的说法,所以他们认为壮族人的都是布洛陀的后代,而布洛陀是一个什么人呢,这是一个无比的神灵,没有什么是他办不到的,但是他却没有姓氏,而洛陀则是聪明智慧无所不能的意思。可见布洛陀本身就没有姓氏,而其它平民就更不用说了。
壮族早已汉化,民俗、姓氏、文字即足可证。58年横空出世了一个“僮族自治区”。还由中国、苏联老大哥的语言文字专家,共同闭门造车,人为创作了(拉丁字母)僮文——(现早巳杳无音讯、无法推广)。个人认为,所谓壮族,即是操壮话方言的(含南、北壮)汉族人。这和客家人,粤语系的广东、广西人有何差别?!
解放初期成立壮(僮)族自治区时工农干部粗暴的民族划分方式,将很多汉族和少数民族聚集区内的汉族人都划分成壮族了!打个比方如果当时在湖南成立个湘族自治区的话,他们会将湖南百之八十以上的汉族人都划成湘族,因为湖南人自称湘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