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折腾的人都有着点不甘平庸的劲儿
折腾这个词儿,在父母一辈儿的嘴里大概都带了点批判的意思。大抵就是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老是让别人担心。所以儿时印象里,父母最喜欢的邻居家的小孩,最大的特质是什么?一个字,乖!就是带着小家碧玉大家闺秀的架势,让人觉得这姑娘看着就踏实。
这个道理年复一年似乎没变过,记得大学那会儿,轰轰烈烈的公务员大部队,有多少人是自己的意志我尚不讨论,不过父母在背后都是操碎了心。好像总觉得,考上公务员,一辈子都安定下来,就没什么可操心的了。可是事实上,当时我身边的朋友,落榜的时候看起来一个个都挺窃喜的,大学生总带着那么股儿热情,觉得世界那么大,我要去看看。
我第一次见到赛美是在一场关于[职业规划]的分享讲座上,我特认真的带了眼镜和笔记本,抱着求学的态度而来。可是整场讲座更像是听了一个故事,每个人各有各的解读,各有各的收获。赛美有句话我印象特别深:这世界上也不缺你一个大学生。你看,爱折腾的人总带着那么一种热情,我觉得是个机会我就要试一试的那种热情。课前的时候我问赛美,做理财是不是很有意思的事儿?她说,我有职场经验、我创业、我从理财做到家庭文化建设。除了工作还有分享。那种折腾的精神让她看起来眼睛有神,是那种有希望有憧憬的有神
安逸这事儿是个悖论读书、求职、工作,好像一代一代的人都觉得这不是什么不对的路。有了好的成绩就能有一个还算体面的工作,有了一份还算体面的工作就能有一份说得过去的收入,有了一份说得过去的收入就能过上还算舒坦的日子。听着好像没什么问题,可是安逸这个东西,既是不少人追求的目标,又是阻碍不少人前进的绊脚石。
然后说说另一个姑娘吧,卓尔。看起来特温柔,挺内向一姑娘后来去做了保险行业。周边人对保险这个东西大多是不怎么友善的,对卖保险的人更是如此。我不推崇,也不排斥。只是说说卓尔,说说这个不甘于安逸的姑娘。
要说一个姑娘家在国企做做非销售岗位的工作,是个不错的选择。这姑娘却偏偏自己主动请缨跑去做了销售。这个在深圳读书会主持了200场活动的姑娘,让人觉得卖保险也无所谓,只要是你卖的东西,我都可以了解看看。她特骄傲的说70%的客户都是来自主动联络她,我看着她的表情,才感受到敢于跳出安逸圈的人,是幸福的人。
由着自己折腾,因为内心的声音是最诚实的要说一个人最了解的人是谁,我觉得应该是自己。很多人觉得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我觉得,那就看看你再做什么吧。那些你坚持了很多年并且没有放弃的事儿,那些你不过重复多少次都觉得挺快乐的事儿,那些即使别人劝你不要做你还是喜欢做的事儿,就是你愿意去做、喜欢去做、并且能过做好的事儿。
从心出发,做事儿都显得特别真诚,因为那是自己的选择。说起来我们这一代的人在信息量如此丰富的今天,道理听的够多,只是做的太少。罗胖在《时间的朋友》演讲里说“做一件有价值的事,一直做,然后等待时间的回报。”职业不分贵贱,梦想不分大小。说到罗胖,他最近牵手了PAPI酱。PAPI酱也是个能折腾的主儿。稿子要写、视频要演、口型要对、后期要编。还有,衣服也要换那么一二三四五六套。只有爱折腾且不放弃的人,才能产出好的结果。
当然,好的结果是每个人都希望的,这是个特高深的话题,有人会和你谈个性的作用、有人告诉你技能的必要性、有人告诉你具有时代前瞻性的人才能顺风顺水。这种高深的道理自然有专业的课程,那些必要的技能你自然会去学习。
我只希望,你内心有个小声音的时候,你别否定它。折腾一下又何妨?反正时间就是用来被使用的。
PS:这不是什么有逻辑的好文章,只是我自己的碎碎念。听了一场赛美的分享,受益良多,所有就动笔写了写我的小感触。遇到志同道合的人,是种幸运
每天陪你盖着棉被纯聊天 ID:Daisy_wangha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