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及神学认识到的很多事物是科学解释不了的,说成是迷信也恰当,人还不能理解的和科学还认识不到的事太多了。就其宗教而言,不也是对神的信仰而存在着吗?其实真正的宗教和古老的对神的信仰使人类社会道德维护了几千年,才有今天的人类,其中包括你、我、他。如果不是这样,人类早就开始做恶了,从而引发出的灾难,说不定人的祖先早就灭绝了。也就没有今天的事了。其实人类的道德是非常重要的,人不重德什么坏事都能干出来的,对于人类是非常危险的。……
哲学是一种思维方式,看哲学就是看哲学家怎样思维,人心不同,不论哲学家还是普通人,都有思维,只是思维的方式不同,不同的思维方式,就是形成不同的世界,看看别人的思维方式,看看自己的思维方式。有什么不同,和相同。也是开阔视野吧。读书就是开阔自己的视野。不要让自己的视野那么狭隘。这就是看书,所追求的目的吧。
《道德经》和《圣经》。如同双手。坐饮咖啡。慢读细饮。〈约翰福音〉第一章第一段:"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2000多年前,一个西方,一个东方。不约而同,如咫尺牵手。夜深人静,旷野中,有一点光亮,那是萤火虫。心不再暗淡。仰望星空,心与道同在。
哲学专业的书籍,到了大学在看不迟,大学你有大把的时间(作为文科生)去随心所欲的看你喜欢看的。高中主要去营造和培养一个阅读的基础,为以后的大量阅读提供一个框架。所以我反而建议,不要一上手就去啃一切大部头的名著,或者一些名家的作品。
邓晓芒《哲学起步》很推荐。是我见过的最贴合哲学本质的一本入门读物。傅佩荣有《哲学入门》,现已是第二版。对哲学史有比较粗略的梳理,读起来不会有太大问题。就是需要注意一下书中有些译名和现在主流译法并不一致。
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就当看着玩儿咯。能够看下去,就一直看,看到实在没法坚持了,再换一本。哲学并不分高中,还是大学。有心向道,那就沉下心来慢慢读吧,切忌心浮气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