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鲤鱼钻沙”这道主食,以前一直以为就是隔夜饺子放到小米粥里,后来一次去蒙阴一带玩,直接在当地居民家搭伙吃饭,才知道原来蒙阴附近也有道“鲤鱼钻沙”的主食。用土豆切寸段加盐放水里煮熟,再加上隔夜剩的蒸米饭,隔夜剩的手擀面,不够干的话还可以加点儿玉米面,然后盛上满满一大碗,看上去真比山西的饺子加小米粥更像“鲤鱼钻沙”。
有一种酒,叫梨酒,梨酒除了把梨捣碎了酿酒以外,还有一种,是整个梨泡的酒,不过你们注意到一个问题没有,梨这么大,瓶口这么小,他们是怎么把梨塞进去的?其实很简单啦,就是趁梨还小的时候,就把酒瓶套在梨上,让梨在瓶内长大。
应该陕西的孩子都有见过和吃过一种馍(虽然陕西馍的品种真的非常多)——石子馍它的制作过程也很有趣,小时候奶奶有做过,现在想起来也是觉得蛮有意思的制作过程,首先你要找一些表面光滑,黑黑的小石子(当时我们的小石子是借的),将他们都倒入铁锅中,加少许油翻炒至热,将做好的面饼放到石子上,并且用石子埋上它,然后等它熟了,再把它翻出来,就可以吃了。
一些人给喜欢的人送的自制巧克力,把成品巧克力融了,然后自己换个模具,这个现象真的是很有意思啊。
中国沿海地区吃虾生的历史非常悠久。但毕竟活蹦乱跳的虾剥起壳来比较麻烦,于是人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把活的虾放在一个容器里,然后用高度的白酒或者米酒倒进去,最多下点蒜末辣椒,盖上一个盖子,或者是把一只碗扣在上面,大概二十分钟到半小时就可以吃。
很久以前我第一次去汕头,在郊县经过几条街都可以看到路边就有人赤膊抡着两条铁棍猛锤牛肉,一问正是做牛肉丸,原来牛肉丸真是整块肉锤出来的。整块肉经过神力锤打,肉体虽化于无形,却隐存其经络,才会有吃起来爽脆,鲜甜,甚至喷汁的牛肉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