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要要弄清楚什么是“高级感”。我的理解是,高级感就是一种自信,对自己大学生身份的一种强烈认同。历史倒转20年以前,大学生是站在象牙塔顶端的人。考上了大学,是一件倍感荣耀的事情,那种“高级感”自不必说。然而造化弄人,随着大学的迅猛扩招,特别是从1998年以来,大学生越来越多,慢慢“滥大街”了。甚至有某些场合,“大学生”变成了贬义词。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样,就失去了大学生的“高级感”。做人要自立自强,只要我们做出的事情,能让人刮目相看,自己的内心就会油然而生强烈的价值存在感。
做人,难以免俗。特别是对年轻人来说更是如此。对一个大学新生来说,很自然希望能成为耀眼夺目的人。甚至一些学校的小团体,产生不好的风气,攀比、虚荣之风问题。作为一个曾经长期在大学教学科研,相对年轻人来说,比较老的我,我想学生的高级感大概有几个方面。首先是教养。教养比穿什么衣服,用什么电脑、文具都重要。最简单的见到同学、师长的态度,提问、回答时的样子。包括擦黑板、讲座排队,食堂用餐等等。教养还包括礼貌、谦虚、得体等各种美德。一个有教养的学生,会让同学、老师产生极大的高级感。
我要跟你说的是,一个人无论怎样伪装自己,终究是假的,遇到了真正的大佬,你那点微末道行马上就要露出马脚,显出原形。苏东坡其貌不扬,皮肤黝黑,但是上至王公贵族,下至三教九流,每个人都喜欢他。他的高级感,恐怕一万个大学生也比不上。董传是苏轼的一位好友,他生活贫困,衣衫朴素,但饱读诗书,满腹经纶,平凡的衣着掩盖不住他非凡气质。“ 腹有诗书气自华”常用来比喻只要饱读诗书,学有所成,气质才华自然横溢,高雅光彩。
学生学生,不管今后是科研还是做实业,大学阶段是打基础的阶段。因此无论多么整洁、有教养,如果学业方面泯然众人,那是完全没有任何高级感的。出色的学业表现,不只是考试成绩好,还表现在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笔记、作业、预习、复习。与同学间良好的学习互动,主动帮其他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充分利用课堂时间,学会提问、讨论。
我们必须首先要明白,要想成为一位有“高级感”的大学生,我们首先必须得做我们自己。我们初进入大学,刚开始就感觉到我们失去了高中的束缚,而我们作为一个人,难免会变得有些懒散。当然我们可以迷茫一阵子,让自己去适应新的生活。却不能迷茫整个大学生涯。
教养比穿什么衣服,用什么电脑、文具都重要。最简单的见到同学、师长的态度,提问、回答时的样子。包括擦黑板、讲座排队,食堂用餐等等。教养还包括礼貌、谦虚、得体等各种美德。一个有教养的学生,会让同学、老师产生极大的高级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