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这是一次人类集体大逃亡,事实上最快捷的方式就是制造大量的宇宙飞船带上所有人类逃离太阳系,但是从长远的目标来看,即使到达目的地,仍然需要建立一个适宜人类生活的环境,建立适合人类居住的星体需要具备几个条件,体型相当,引力适宜人类居住而且适宜地球带出的物种生存的环境,该星体拥有的物质类型是人类所熟知的,可以快速开发的矿物和可耕种土地,水!需要大量的淡水资源,没有未知的可威胁人类的生物和病菌,这些都是未知的,人类对目标星系的了解程度仅限于星体数量体积以及轨道,而带地球逃离却是最理想的方案,如果是飞船在宇宙航行2500年,即使不考虑中途宇宙碎片的冲击,光是机体老化问题,就有可能让人类这个航行过程无法完成,但是地球的大气层可以抵御绝大部分的宇宙碎片,即使地球长期停转生态循环停止,大气层会逐渐损耗消失,但是人类生活在地下深层,地表仍然可以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不会像飞船长距离航行会出现机体老化的问题,而且最重要的一点的地球只需要保证能量的充足供应,氧气、食物都可以得到保障,人类也能正常的生存下去,而不必为了节省消耗而被迫进入沉睡状态。
《流浪地球》里,人类在地球上装上上万台行星发动机,开始了逃亡太阳系的征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类带不走月球,就把月球推离地球轨道了。流浪地球的方案中,首先第一阶段,就是要启动行星发动机是地球停止转动,让地球发动机的喷口处于地球逃亡路线的推动方向上。下面阶段,就要全功率开动行星发动机,让地球逃出太阳系了。在地球启航之前,人类首先做了一件事,就是抛弃了月球。连太阳都要放弃了,带着月球又有什么用呢,而且月球绕着地球运行,在地球加速逃跑的时候很容易发生相撞,月球和地球一旦相撞,那地面上的人类就彻底要灭绝了。为了避免这样的麻烦出现,人类在月球上也安装行星发动机,将月球推离了地球轨道。当月球上的发动机启动后,巨大的慧尾出现在夜空中,这就是月球被放弃的信号,月球移动造成了地球大海上形成了滔天的巨浪。月球上路以后,地球也开始了孤单的流浪,在电影中地下城的人们还在过着传统的春节,不知道没有月亮的流浪岁月里,他们还会不会过中秋节。
月球质量实在太大,直径只有地球的1/4,质量仍然有地球的1/81,可想象一下地球需要1万台推进发动机,2000台转向发动机,那么请问要为月球准备多少发动机?比如此次木星轨道的洛希极限危机中,如果有月球的话,这事情就更加棘手了,因为月球的存在会成为多余的干扰因素,而且会将木星表面爆燃的氢气冲击波分散作用力,因为地球和月球之间有引力纽带作用,会有一个弹性能量吸收过程,如果带着月球,那么此次地球落入洛希极限无疑了!月球没有改造成空间站的潜力 唯一的原因即月球质量太大,空间站完全不需要那么大质量,剩下的就是死重,那么带着个累赘却实现其1%的功能有什么意义?难道仅仅为了到达比邻星以后晚上有个月亮?生死存亡时刻,诗情画意就不予考虑了,文明的延续最重要!
这个问题挺好,我可以明确告诉你,这是流浪地球中的一个BUG。当然这是科幻电影,记住科幻就是天马行空,如果非要去扯科学上的要求,那就不是科幻了。电影中,在地球启动离开轨道的时候,月球还处于公转轨道上,那么公转的地球没有了,月球自然还会以惯性进行公转。地球离开轨道之后,月球将变成太阳系内的一颗流浪天体,如果其稳定在一个轨道上,那么就是矮行星了,如果月球撞上某个行星,就此终结了。因此月球是不可能与地球一起流浪的,对于重新进入另一个恒星系统地球而言,多一个天体存在那简直就是一场噩梦,搞不好就可能变成一个进入大气层的核弹。但对于可推动地球的文明而言,控制一个月球应该不是一个问题。
月球作为地球的卫星,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个地球形成一个相互牵引力,制造地球潮汐,催动地球生态循环,当地球脱离太阳系公转轨道停止自转的时候,月球就已经失去了它的作用,人类如果可以成功的把地球带到目标星系,拥有一个完整的适宜生存的星体,很容易就可以把地球调整到目标星系的公转轨道,有能力把地球带到目标星系的话,从附近捕获一颗与月球应当的星体导入绕地公转就根本不是问题,所需要花费的力气和成本不是远远低于把月球一起带走吗?带走地球是最快建立宜居环境的需求,而月球是死星只是制造地球潮汐的工具,所以没有带走的必要。
我不知道影片中为什么不带走……
我只知道现实生活中,很多夫妻,男的因为各种各样原因不在了……女的要改嫁了……正常,理解,没有错!但是抛下孩子不管了!
这和地球去流浪,不带月球,是不是有异曲同工的地方呢?
不是抨击影片啊!只是让我自然而然的引申想到这些了……
反正流浪地球,刷了四遍了!就像好多人说的: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漏洞很多!从国产电影的角度来说,无法超越!毕竟科幻电影,有些漏洞不合理的,很正常……
个人感觉:木星的问题搞定了……踏上漫漫征程了……几千年啊……能不能再拍一部片子,说说这一两千年路程上的事情呢?期待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