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可以让人更加自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通过自拍,我们可以找到自己的优点,不会妄自菲薄,知道自己也有美丽的一面;自拍可以更好地接受自己;通过自拍看到360度的自己,你可以扬长避短,展示最好的自己;自拍可以记录生活点滴。自拍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记录生活和工作,还能让自己成为风景中的一部分,以后回忆起来更深刻;自拍可以让日子更小资,更有趣;自拍不仅可以拍美,也可以拍有趣的鬼脸等,同时它可以把喜怒哀乐都表现出来。
这应该是心理学原因,北京大学心理学系副教授毛利华认为,自拍在心理学范畴被称为“自我正性增强”,即“人们总会把自己想象得比实际更好”,这是人类很重要的特性,也是一种适应社会生存的能力。自拍还是一种自我强化,人们喜欢将自拍照片传到网络上与他人分享,是想得到别人的认同和赞同,以此来增强自信心。 同时当今社会自拍软件很发达,基本人人都用手机,人人都有相机,而自拍能让大家看见更好的自己,所以人们会沉迷于自拍。
这和人们的沟通方式有很大关系,相比较单纯的文字沟通,面对面沟通的效率更高,所以文字配上图片的沟通,会更好的传达个人的情绪。自拍也传达出个人的心情。无论是发给朋友还是发布在社交网络上,自己美好形象被人观摩、点赞,都是一种被他人认可的行为,都很容易获得内心的满足感。人们愿意展示自己的外貌,渴望被他人肯定,好看的形象进行社交,可以突破许多障碍,让人快速获得他人好感。
在一部曾颇为流行的美国网络短剧《有话好好说,不要发自拍》里,一个年轻女孩在卫生间里,幻想出另一个自我,那个“我”在不断催促她自拍。那个“我”告诉她:“自拍是一种能量,它帮助年轻女孩重新定义美丽。你知道自拍意味着什么吗?自我画像。艺术家,就像梵高。”的确,在自拍的过程中,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艺术家”。
我自己也沉迷自拍,可能本意只想拍一张美美的照片发到朋友圈,可是一不小心就拍了一个小时,各种姿势,各种角度,各种滤镜,各种修图,一来一去,就2个小时过去了,这可能就是楼主说的沉迷吧。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比较喜欢自拍时那个美丽的自己吧,所以沉迷了。
一些沉迷于自拍的人,因为沉迷,对于自己的自我认识可能不够清晰,不能客观看待自己的,导致对自己过分的迷恋,比如有人的生活就是以朋友圈为追求,每天沉迷在发布展示自己优质生活的照片上,和实际生活完全脱离。对事物有所喜爱是正常,但沉迷进去就跑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