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包子是近代的产物,要说还是有点绝活的,天津包子比南方的包子略大一些,天津籍的相声演员冯巩曾经在春季晚会上用天津快板夸过天津包子,有道是薄皮大馅十八个褶。真正的天津包子,包子皮要用富强粉,这样发出来的面有劲,蒸完吃起来弹牙不沾牙,肉馅讲究一个肉丸没蔬菜,猪肉要选用七分瘦肉三分肥肉,调口味不能用盐要用天津本地酱油(俗称青酱,天津的酱油在北方仅次于保定),香油和大葱末。
实这价格也是近几年炒出来的,对于这价格很多的网友就表示花30元吃一个狗不理包子真的值得吗?而有些去天津旅游的人就觉得反正只是尝尝鲜,一个30元也是没有什么的?而对于地道的天津人就表示不值得,而且平时是不会选择狗不理包子的,所以狗不理包子的客人主要都是游客。
狗不理包子是天津小吃的“三绝”之一,制作工序比较复杂而精准,每个包子的褶皱都不会少于15个,还有里面的馅料最经典的就是猪肉馅的,而现在就发展到有三鲜包、海鲜包、酱肉包、素包子等6大类、98个品种。至于这价格也是不便宜的,一个狗不理包子就要30元了。
做工复杂,肉馅里要加入用猪棒骨熬制的高汤,天津包子相对于其他北方包子最大的特点就是这个水馅儿,既不像南方灌汤包那样需要吸食,但是每次入口时会有一股油水混合的汤汁充满口中,加上北方人喜爱的咸中略点酱味的口味,深得大家喜爱。
被炒起来的价格,畸形的经营理念,造就了天价的“狗不理包子"。试问,在来津旅游的外地朋友,吃“狗不理包子"还有多少回头客。“天津狗不理"是天津的品牌,天津人的骄傲。
这么说吧,狗不理在某种程度上是天津为数不多的几个被外地人知道的品牌,某些情况下,是招待外地人的一种无奈的选择,甚至是作为证明天津不够开放,旧体制仍占上风的反面模型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