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我深有体会,2010年我在烟台,毕业找了一份工作需要到上海培训学习,我们一起的同学有30多人,当时是公司负责统一买票这样便于集中管理,我们也乐的清闲。可是上车后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我们坐的是烟台到上海的绿皮车,还是硬座,需要跑22个小时!刚开始还是比较兴奋的,打牌,聊天,吃零食,撩一下在火车上卖水果的小姐姐。但时间一长就没意思了。一个个死气沉沉,我们那会也没有智能手机,也没有手机游戏,手机真的是用来打电话的。我们唯一的乐趣就是逗列车上卖盒饭的姐姐,刚开始卖15元,在溜达会10元,到最后5元,我们就会问她什么时候白给啊等等,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火车出行,很多人是选择卧铺。坐卧铺其实感觉还不错,因为只需要躺在床上,其实20个小时睡一觉很快的就过去了,只不过吃饭可能有一些麻烦。而且卧铺车厢可以提供你的洗漱,包括刷牙,洗脸等等。是不算很煎熬的。只是睡觉的时候会伴随着很大的噪音,对于一些轻睡眠比较轻的人来说,是会造成失眠的,而且起床之后20个小时会给你的耳朵造成一定的压力,提一个小小的方法,当出现耳朵十分胀的时候,只需要喝一口水,咽一下自己的唾沫便可以缓解。
去年暑假去青岛玩,人生中第二次坐火车,第一次坐长途火车。二十个小时左右,庆幸买到下铺,出发前和男朋友给手机充电宝,平板都充好电,又买了一大包吃的。刚上车,我们那个车厢最少有6.7个小朋友,挺闹的,没办法开始戴着耳机看下载好的电影电视剧。电影看累了,就看看窗外的风景,到了沿途的站点,有信号了,就赶紧朋友圈发个定位,到停靠时间长的站点就下火车溜达下。
在车上手机没信号,不能打电话,不能上网,晚上睡觉的时候,包都在枕头底下压着,生怕有小偷,睡觉前打开早都下好的恐怖电影看完再睡。一路上吃吃喝喝看看电影听听歌睡睡觉,就到目的地了,等下火车,我和男朋友的三部手机一个平板两个充电宝全没电了。回来时车票买的中铺,也没有去时候的新鲜了,除了肚子饿吃泡面,其他时间几乎都在睡觉,睡觉真省电。
没有买到卧铺的乘客。20个小时可以说是十分难以忍受的。不能睡觉,不能洗漱,位置很狭窄,活动空间有限。到站之后可以说是一种完全解放的感觉,他们可能会倒头就睡。因为20个小时真的太疲倦了。买站票的同志,因为空间变小,对于吃饭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而且要面临着很重的异味,座位车厢整体呼吸环境不是很好,空气流通很差。
24小时以内从来不买卧铺,长春到昆明,50多个小时,长春到乌鲁木齐50多个小时,长春到成都43个小时,北京西到拉萨40多个小时,带着酒,带着肉,黄瓜,水果,喝酒,听歌,看小说,看车外风景,研究旅行攻略,没觉得多么苦多么枯燥,想想,主要是吃苦吃的多了的缘故吧,如果从小娇生惯养,坐火车时间长了觉得难受很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