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一到腊月二十四,全家人就各自分工,用长竹扫帚扫去屋内屋外天花板上的积尘,家里的爸爸爷爷,一般负责室外,四周全部都要清扫一遍。小孩子则一般负责室内的卫生,我小时经常被安排清洗桌椅板凳,妈妈奶奶们则继续准备吃的。除旧迎新正式拉开序幕,一家人忙里忙外,特别有氛围。
大年三十,一般吃过午饭后,子子孙孙就带着鞭炮和纸钱,还有灯去墓地上坟,给已故的长辈们磕头烧纸钱,送去祝福。祭祖让大家在农历的最后一天,不仅缅怀亲人,也传达了千百年来,一种礼仪,一种孝,一种尊重。三十晚上都会点灯,祈福新的一年顺顺利利。
土家人素有“二十八,打粑粑”的说法。到了春节,家家户户打糍粑。糍粑选用糯米、土豆为主料制成,蒸好的糯米饭放在石槽中杵如泥,然后压成圆的团状。打糍粑一般是男士负责打,因为是个体力活儿。做的时候,要求美观漂亮,大小均匀,而且要玉圆光滑。
在广东人眼里“冬至大如年”,冬至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比春节还重要得多。尽管冬至时节没有专门的假期,但当地人还是会在这一天合家团聚,先朝拜祖先,然后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团圆饭,以此来祈求新一年鸿运当头、万事如意。
冬至又被称为“冬节”“交冬”“长至节”“亚岁”,是汉族的一个传统节日。每到这一时节,中国北方的大部分地区都有吃饺子的习俗,而南方人则有在这天吃汤圆、吃南瓜的习俗。
我的家乡是重庆的一个山村,我们那里就是过年过节的流行办酒席,一办就是好大的阵仗,然后就要有礼金,这算是一个不好的风俗,近几年办酒席的人越来越少了,我觉得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