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劳动必然是从低级体力发展为脑力,这是人类进化和发展的必然方向,人类与其他动物最大的区别在于会使用工具,机器人,无人机,自动驾驶,只会优化人类的生活状态,改善人类的作业环境,说白了只是工具,古代人骑马,现代人开车,其实都是工具,所有的工具都是为人服务的,至于劳动力,一个是现在人口在逐渐减少,第二个,低级劳动力会逐渐过渡为高级劳动力,机器也是需要学习的,我们未来需要掌握的技能是如何操作使用这些东西,而不是需要担心工作会被机器所取代,作为一名机器人示教工程师,我真心认为,很多单一重复的体力工作,没有存在的必要,优胜劣汰是自然法则,如果不能适应社会,适应时代的发展,被社会遗弃也是理所当然的。
真到那天就是共产主义了。所有公司工厂都国有,所有人按需分配基础物质。人不需要工作因为有机器创造价值。那人干嘛?既然共产了没有条件好坏之分就全民皆师,专心培育更好的下一代。到时候最多的建筑是学校。谁都是一辈子的学生,也是一辈子的老师。生存不是问题,只需要生活了。作出学术或教育或艺术任何方面贡献的当然受人尊敬也能分配更多高端物质,没贡献的也不缺基础物质,按现在的说法有车有房啥都不缺。到时候人不需要为生存而赚钱了那不是很无聊?我认为无聊的人类反而可以心无旁骛去玩感兴趣的东西到极致,艺术,科学,文化,千万种伟大或无聊的技能方向都会被人类研究到极致。
只有产业到了一定规模,才会出现机器比人工便宜的局面。很多人不明白,其实人工才是最便宜的。很多很多的小厂,就十几二十来个人。不是所有的商品都是大名牌,普通老百姓还是用很多你不知道的本地小杂牌。大规模机器只是取代了一部分大厂的基层员工。而且必须产量大幅增加,才能平摊机器设备成本的投入。这里的成本,不仅仅是购买成本,还要维护成本。那提高产能了,配套的厂家就要多,很多配套的厂家可都是小厂啊。所以,穷人连卖力气的机会都不给,暂时是根本不可能出现的。
到那个时候恐怕人工智能技术和可控核聚变也比较成熟了。可以利用脑机接口等一系列技术对人类进行超人类化改造,或者直接上传到网络成为“人类智能”。所有工作都由机器完成,如果不放心人工智能机器人,人类也可以出极少比例的人进行监督的工作。到时候每个人都超脱了哺乳类肉体的限制,大脑算力超群,知识和技能可以直接复制。绝大多数“史前”的私人欲望可以像黑客帝国一样在虚拟世界里实现,反正消耗的只是近乎无穷的廉价电力。
其实过去有过一次工业革命的,像是纺织机代替纺织工人,但还是安稳度过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工业文明时代,人类都不会失业,因为工作永远不会没有。简单的想,如果全行业都实现了的机器人作业,会需要多少人去维修管理机器人呢?没错,每一个商业生态都能催生出大量的工作岗位,就中国当前的情况而言,20年内的创业及工作机会,至少能在“消费升级”里找到。
对于资本家而言,普工全换成智能流水线机器人好不好啊,当然是好的。毕竟机器人没人权可以死命使唤,24小时连轴生产,劳动支付成本可以压缩到很低,效率提升到最大。但他支不支持呢,那肯定是不支持啊。因为普工们没工资拿,用什么去消费呢,所以资本家们就必须动脑筋让他们离开工厂后得有路可去,这才符合自己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