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毕业上班的时候,通常工资都比较低,在二三线城市,可能工资起步价就是3000以内,而在更小的城市,可能每月工资才1500-2000,这可能让一线城市的朋友无法想象,但这就是事实。工资与当地经济水平直接挂钩,举个例子,如果在二线城市,一位普通的编辑,工作3年左右,工资可能在四五千,但是同样是做编辑,如果在北京等一线城市,工资几乎都要翻倍,在1万左右。为什么同样是图书编辑,二线城市的编辑出版的图书的销量更高,为什么收入还比一线城市低呢?这就跟当地的经济有关。
现在的90后,在选择工作时,很多不再关注工资的高低,至少不主要关注工资高低,而关心的是工作是否自己想要的,工作是否开心。在一些民营企业或者是创业公司,经常有这样的现象:员工来公司工作了几天,因为对工作进行了进一步了解,觉得不合适,连工资都不要就离职走人……他们关心的是自己做的事是否自己喜欢的。
这个工资对于现在来说,就没什么可以嘚瑟的了。四五千的工资一抓一大把,在一线城市,只能算是刚满足温饱水平,离小康水平还有点远。算一算这笔账就知道了,每个月房租、水电、手机费、网络费、交通费这是固定支出,加上吃穿用、人情世故、吃喝玩乐消费,如果可以不刷信用卡超前消费,就算你已经很厉害了。
曾经遇到过一个做自媒体的女孩,刚毕业的时候在老家的一个民营企业,干着月薪4500远的办公室文员,每天工作轻松无聊。女孩不想过着一眼就能看到退休的工作,女孩要去北京,家里说死也不同意,女孩只身一人来到帝都,开始了漫漫追寻梦想的路。
太多太多了,还有人一个月花着好几千的,嘲笑人家每个月能存下好几千的人呢。怎么说呢,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有的人喜欢享受,有的人不屑于享受,没有谁对谁错,更没有谁有资格嘲笑谁。对于那种嘲笑人家的人,呵呵,真的,他好不到那里去。
不知道楼主所在地是哪里?我这里是广州,月薪四五千大有人在,属于中等偏下水平。低于四五千的应该就都是体力劳动了,如工厂工人、跑腿、外卖员、餐厅服务员等等,快递小哥都不止这个收入,滴滴司机现在拿到手也差不多是四五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