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去俄罗斯玩的时候,恰好同行的老大爷说,“小伙儿你的微单都怎么都磨的漏铜了。”你说这个时候我不好好拍出几张好照片,怎么对得起漏铜的微单啊。最后同行的老大爷说小伙儿你微单效果挺好啊。我说善书者不择笔。
每个月都要花钱来清洁,很头疼,Leica的不能用无水酒精来搞,会把CCD搞出坑(CMOS的没搞过,似乎改进了UVIR?)哈苏的随便搞,2mm厚的UVIR很好,随便擦(当然用专用工具)。
坐车上的时候看到远处挺好看,拍吗?要不还是算了吧,开起好麻烦还要对焦。过了几分钟还能看见,确实挺好看,要不还是拍一张吧,打开单反调下参数找好对焦点,不好意思,已经开过了。
自从买第一部美能达单反胶卷机开始,到现在的尼康D850、佳能5Dsr,神神叨叨几十年,挣的钱都出去了,几乎成为相机行业的“股东”了,不知是为了啥?
三月份去西藏,带了一支75-150的变焦头,单镜重1.8KG,加上其他镜头还有配件,一个摄影包二三十斤很正常。对于体力不好的人来说,是个挑战。
我接触摄影比较晚,没有经历过胶片时代,直接从135的圈子入的120。没烧多少器材,第一台相机nikon d90,第二台相机Nikon d800,有三支头:14-24、35 1.4适马、70-200,一直到现在真正掏钱买过的也就以上的这些器材,当然还有相关摄影配件。玩了几年的135,然后就开始接触数码后背,哈苏和徕卡没玩过,飞思P系列、IQ1、2、3系的大部分后背都玩过,还包括玛米亚 Leaf,另外还有技术相机,如Alpa板机和arca皮腔机,但是自己没有掏钱买过120相关的机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