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是一个过程,而非一个结果,需要用一生的时间来实践。因此,善良没有终点,只有起点。不能用昨天的善良替代今日的不善良,更不可以用不善良替代善良。善良不是施舍,它有适合的对象。不是所有的主观善良都是善良,不是所有的善良都叫善良。一味付出,不知分寸,不握尺度,不分对象,不讲原则,不便是非,不懂人情,不辨场合,这样的善良就是愚蠢,就是懦弱,就是放纵,就是浪费,就是让善良走向善良的对立面。
古代哲学家们对此问题争论不休,孟子讲人性本善,荀子讲人性本恶,扬雄主张人性是善恶混合,公孙子主张人性无善无恶。他们的观点没有对错之分,只是适应的人群不同而已。善良的意思是心地纯洁,纯真温厚,没有恶意,态度和善,心地实在。善良的人不做恶,不害人,不冷漠,不傲慢。善良的人,同情弱者,尊重他人,有求必应,热心助人。
善良应有度,善良无目的。取悦、讨好他人为目标的善良不是真善良,善良不求回报,不图名声,不事张扬。发自内心为他人着想,发自内心为他人付出,发自内心为他人慈悲,这是真的善良。我们还有抱怨,说明我们善良得还不够彻底,善良的本心还不够坚持,还不够坚定。
做事做人不能一味的让人,如果你被人催着去做,一点脾气都没有,活着人的底下,永远的低声下气,不敢反驳,那就是懦弱,胆小,说善良只是你给自己掩藏的借口,不想让人知道你的胆小懦弱。
人太过于善良,就不懂得保护自己,也不懂得拒绝朋友的要求,帮助别人的事情就等于是理所当然,在生活当中寻找不到自己的价值观,这样的人就是一种懦弱的表现,完全失去了自我。
善良和懦弱是人的两种特性。善良一般是指仁慈温厚、心地纯洁,心善不怀恶意。善良是做人的基本品质,是一个人学识涵养、自身素质的综合体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