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在恋爱结婚都有内心的一个标准,其实我们的标准除了一些外在条件,更多的是希望慢慢发展感情,不是一味的奔着结婚而恋爱。但放在现实生活中,要等到这样的一个人的确需要时间。而催婚则是源于父母的压力压缩了你等待的时间,逼迫你放弃内心的标准。
在经过N轮相亲以后,选择了各方面条件都还都比较门当户对的人,相处差不多三个月开始谈婚论嫁。在这个阶段其实遇到关于房子、彩礼、婚宴等等一系列的经济问题。男方家的态度就是婚前不想出一分钱,全部用婚宴收的礼来解决。这真的让我真的很生气。
眼看奔三了。父母开始百般逼婚,有几次甚至拿生命来威胁。迫于父母的压力,就开始饥不择食的相亲,这种快餐式的相处方式,因为动机太过简单粗暴,“男朋友”倒是谈了N个,但最后都以草草分手收尾。
每个人都有权利拥有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每个人也都有权利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伴侣度过一生。结婚是件美好的事情,找个彼此喜欢的人,才是婚姻应有的模样,如果没遇到,宁缺毋滥。
从婚恋角度来说,男女年龄的可供选择范围有传统性先天的不一样,但要违背自己的初心去勉强接受这样的一种选择,为解决婚姻而婚姻确实又是不甘心。
不是一定排斥相亲这种形式,关键是大家没见面首先基本就是各类数字化模式将所有的胃口都弄没了,成了一个相互衡量性价比的项目运作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