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里是山区,我家五口人,田地一共3.5亩,前些年在家种庄稼,一年到头也赚不到什么钱,村里的人出去打工几年回来都盖新楼子了,后来爸爸妈妈带着我也出去打工了,家里的田地就由爷爷和奶奶,他们俩来耕种了,爷爷奶奶他们除了种地,还养了一些鸡还有猪,有时候过节回去看望俩老,都可以吃上自己家养的鸡,那鸡肉真的非常好吃,猪都会养到过年,等我们回去,在杀猪过年,因为我们这里的风俗,喜欢杀猪过年,过完年又出去打工了,这一晃十年过去了,爷爷奶奶都老了,爸爸妈妈都叫他们不要种庄稼了,他们也劳累了一辈子,也该退休了,而且现在经济发展提升了,我们是打工的工资也提高了,我们在外面每个月都会寄生活费回来给他们,因为人老了,身体条件也会下降,如果在继续劳累会影响身体的,有句话说家有两老如同两宝,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家人能够健康长寿,这可能也是现在农村田地丢荒的原因之一吧!
我家五亩田地,已经拋荒七八年。有少部分田离村近,田土水浆好的,村里老人去种了几年,,现在也不种了。粮价低,与打工工资不成比例。这么说吧,一百斤稻谷110元打零工一天150元。种一百斤稻谷,人工费全部不算,也只能保本。再比喻,成熟的稻谷你去收割,一天一个人晒干扬净,也只能收一百斤就不错了。我们地区,农户大都买粮食吃。而田地拋荒。大米一般2.5元一斤,就按每月30斤,不过75元。一天工资,可够二个月口粮。我的意见,应该抛荒,粮食全部进口,只要粮价不涨,这都是幸福的生活。
农民家庭的全部收入依靠承包村集体土地,他们在土地里刨取生活的全部。而现在,农民不再依靠种地的单纯收入,农民谋生的方式越来越多,可以进城务工增加收入,可以发展养殖业,种植业,做小买卖,搞运输业,发展餐饮业,任何一种方式都能增加农民的收入,其主要原因是,农民种地的收入实在太低了,并且种地所支出的成本伴随着物价的飞涨,各种农资价格居高不下,而农民生产的农作物价格又太低,面对这种实质性矛盾,农民只有放弃土地,选择能尽快增加收入的方式,才能生存的好些。这是农村土地出现荒芜的重要原因。
产粮食太多了,还浪费资源。长点草,保护环境,不用化肥,不打农药,不用浇水,不用劳作,不用出大力,不用流大汗。节水,节电,野生植物还能进行光合作用,吸入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我们广袤无垠的大平原,就像绿色的大海,清风吹过,娇嫩的花草向蓝天展开笑脸,舞动那婀娜的腰肢,迎接阳光雨露。请砖渣每天喝着母乳,欣赏绿水青山吧!蔬菜粮食水果一切从外国进口吧。
这种现象伴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以及大批青壮年劳力进城务工而显露无遗。有些农民举家进城将自己承包村集体的土地常年抛荒,还有家里无劳动力的农民,也将承包村集体的土地常年抛荒;如今的农村已不再是曾经那个民风淳朴环境优美的乡村了,留守老人和家庭妇女成为种地的主力,老年人种不了地,年轻的农民不愿意种地,这是当下农村土地荒芜的现实。
可农村为国家作出巨大贡献的老人却每月只有几十块钱养老金,这样的养老金制度,谁还想去做农民,不如把土地荒了,也不愿意做农民,所以,现在年轻根本就没有种地了,现在只有一些老农民在种地,等这些老农民不种地了,农田就荒废了,望国家把农民当职业,提高农民的养老金,让老农民也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才会让农业再发展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