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东北第三年了,也差不多已经习惯了这边的天气。冬天很长,每年从十月左右就开始冷了,虽然还没下雪,但是已经冷的不行,早上出去兼职,站在店门口,冻得直打哆嗦;十一月后就开始下雪啦,最开始的几场雪下了还会慢慢融化,但到后来,再冷点,雪就基本不化了,一层摞一层的,道路上的雪全靠清雪队刨啊刨。
大学里除了老师、同学外,陪伴我们时间最长的就要属各个宿舍、教学楼的大爷大妈们了。去年,吉林大学的一位名叫张传振的大爷就因“满腹诗词,才华惊人”备受关注。这位大爷出了自己的诗集《心斋集》,选编了自己500首原创诗。在东北读大学,你可能随时能遇到一位满腹才气的宿管大爷。
刚上大一10月22号就开始下雪,那一年一共下了47场雪,到来年的5月份雪才完全化完。学校的路面永远有冰。外面超级冷,但是宿舍非常暖和,每次出宿舍都要里三层外三层的穿好,但是进宿舍就只穿薄薄的睡衣,不然太热。冬天吃不完的冰棍儿直接放到室外,室外就是个天然大冰箱。
东北美食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分量大。刚上大学那会儿,几个南方的同学第一次尝试东北菜,每个人都点了几个菜,结果菜上来时,大家都目瞪口呆,分量大到惊人,在东北,感觉菜都是拿锅乘的。在东北上大学,回到南方后,你可能再也吃不饱。
在东北,每逢大学毕业都少不了撸几顿串,几个同学朋友在烧烤摊坐着小马扎,烤串、毛豆、花生米还有啤酒,大家说说笑笑,快乐或遗憾,与大学时光告别。离开东北以后,再想吃上一口正宗的东北菜可真就没那么容易了。
大家在元旦或寒假都会去一趟哈尔滨,全副武装在-30°的冰雪世界里看冰雕展,随手在路边买根东北大板,一边哆嗦一边吃冰棍,这样的人生体验不要太刺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