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大多数人,都活在错误的自我认知和现实认知中,靠着一半对自己的错误幻想、一半对现实的错误认识生存着。还不自知。最近我因为结婚的事情与父母产生了极大的冲突,父母为此极其烦恼,特别是本就敏感的母亲这次格外地心烦意乱。过年回家这段时间,母亲天天在我耳边念叨,“怎么什么事到了你这就这么麻烦?”“怎么结个婚就这么折腾?你看你姐结婚都挺顺利的”。翻来覆去地念叨这几句话。刚开始我极其排斥,后来听得多了我就懒得搭理,因为我一直坚信自己是没错的。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想,为什么偏偏是我的事情总是这么麻烦呢?这其中会不会有我的原因呢?我的姐姐们、朋友们似乎也没这么折腾啊。于是,我开始回顾自己从小到大做过的决策和事情结果(从过去事情结果来认识自己是最靠谱的)。不论对错,我发现自己经常性地把自己陷入各种麻烦之中。于是有了以下对自己的反思。
感受力。还记得上一次因为别人的悲欢而揪心或舒心吗?(这里指真实生活中,而不是电影电视剧中)还记得上一次因为美景而激动不已吗?还记得上一次吃到好吃的食物并发誓还要再去一次吗?还记得上一次感受到文字带来的冲击的力量或温绵的细腻吗?我们越来越长大,却越来越难以感受到他人说“没事”背后的原因,觉得书中的情节好慢,觉得下雪也不过如此。我们正在越来越物化。不仅是物质的物,也是物品的物。因为我们首先是员工、是父母、是子女、是伴侣、最后才是我们自己。因此我们必须是一个有工作能力的人,有责任心的人,有效率的人。这样才能确保我们得以扮演好如上角色。但是在我们疲于满足这些角色要求的时候,渐渐地忘了自己,甚至感受不到自己。无聊不知道做些什么,因为也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没有觉得活得很幸福,又说不上哪里应该改进。就这样,过着白开水的生活。
专注的能力。在如今一切都求快的社会中,各种短视频,短消息,短阅读多到爆炸,而且有越来越短的趋势。稍微长一点的内容似乎已经没有人看了。认真看完一本书,花长时间去做一件事,对大多数人来说,似乎已很难做到了。越来越多的消息和越来越快速的生活习惯正慢慢消磨人的注意力,使得人很难再专注同一件事。而碎片化的阅读本身与酒精成瘾并无本质区别,都不过是逃避现实或是打发时间的消遣罢了。长此以往,人便会在这种碎片的信息中渐渐碎片化,用量来满足精神上的空虚。我们身处湖中,却渴得要死。
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遇到一些事情,很多人直接就是抱怨,埋怨,觉得自己这不行,那不行。很少的人会去思考为什么会这样,我这样做的背后原因是什么,怎么解决,怎么改变。比如说,有些人残疾自卑啊,他们很容易遭受外界的质疑,但大部分的人都太在乎别人的眼光,不会去思考自己为什么会那么在乎,不会去主动改变,有些人行动上可能会改变,但思想上仍然停滞不前。真正能把这一套完整的做下来的人就很厉害啦。
自己的评价标准,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自己的“思想”,我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领悟。我们的中国人,其实,都没有自己的思想,都是领导怎么说,就是什么。大家怎么说,就是什么。从来没有问问,真的是这样吗?也没有人怀疑过。错就这么错了。看看中国近代史,这样的事情,太多了,因为一个领导的错误,结果,全国都去乱搞,难道就没有人觉得这不正常?
分析问题的能力。你能够分析出一件事情或者一个事物背后的本质吗?理解别人的能力。为什么明明对大家都好的事情,某些人却拼命反对,你能理解他内心的想法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