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简单一点,一个人反对网络语言原因无非就是两条,1. 人家根本不理解你说的话,像萌萌哒,小可耐,想法很大胆,现实很骨感,这类的语言,年老人会认为我已过了那个年纪,不配也不需要像年轻人学了,那我个人认为,就是因为他们不懂得享受生活的乐趣,所以才会在这个多变且丰盛的世界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从而走向了“犯罪”和打扰人家生活的道路。2. 什么语言说道过于认真严肃,也会排斥网络语言,可能他们看惯了手机上的各种乌七八糟的语言,难听的话语,就误认为这些前言不搭后语的网络评论和对骂的喷子就代表真实的网络语言,其实以我的理解。那不是。是因为网络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你可以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说一些平时不想说,太压抑的语言,以至于别人认为,你一句我一句他又一句,大家都这么说,是不是这就代表这个社会?NO,不是的,江湖对骂和人身攻击绝不是网络正常的语言,他只不过是一种不得不抒发的坏情绪。在这里我要说一句网络语言:“不是你不行,而是你不配!好好学习,天天睡觉!一路火光带闪电”。
还记得不久前通过微信与一个多年不见的同学聊天。在我印象里,该同学为质彬彬,上学时期是那种上课坐姿笔直、别人讲话大声点都会怕的那种。谁知聊天过程中,对方动不动就带一个“草”字等词语不时在聊天中穿插,当时我觉得整个沟通过程都在承受语言暴力,不管有意还是无意,对方对我是不够尊重的。 这些本应该谨慎使用的语言成为了自身习惯语言中的一部分,在网络上发布言论、与人沟通过程中不分场合、不分对象地“蹦”出。殊不知,这些本属于骂人的话,对着任何人使用都是一种不尊重对方的行为,令人看起来很反感。而且我觉得:语言是用来沟通的,而沟通都应彼此尊重,这是题中之义。低俗网络语言的害处,不仅破坏了语言文明生态,还直接表露着对他人的不尊重。仅凭这一点,我们就有理由把它从语言记忆库中“删除”掉。
我所知道的网络红人最早的是天仙妹妹,2005年浪兄通过自己的工作室推红以后,越来越多的网红开始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芙蓉,沉珂,奶茶……有些人是有预谋的红了,有些人是不小心的红了,但不管怎样红的,最终都带来了巨大的流量,点击量,社会效应,给那些得益的网站媒体带来巨大的流量收益。网络语言也是一样,我认为网络语言的火爆背后必定有推手!不然一句方言,一个拼音错误的词语,不可能火的如此迅速。而这火爆的背后带来的同样是流量收益。网络最需要的就是热点,只要有热点就可以炒作,但这些内容是否合适,是否值得推广,炒作者是不会去考虑的。
会让人反感的网络语言大概就是散播一些消极言论的话吧。比如说,“比你优秀的人还在努力,你努力又有什么用呢?”等这一类看似有道理却让人丧失斗志的话语!这些网络语言我觉得听听就算了,如果真的把他当成人生格言,我会觉得这个人这一辈子也就那样了。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抵制的,新的一些不文明消极的网络语言,而对于其他的一些网络语言我们就要学会去接受,毕竟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当中,会有很大的压力,能有一个方式让我们去释放也是挺好的!
发明网络语言的门槛太低了,几乎是人人都是发明家。这样就造成了一个现象:网络语言更新速度太快了!每天都有大量的网络语言生成,感觉充满了整个网络。让人不得不接受这些语言,因为如果不接受,那你就是OUT了。这种被动接受的方式,让人感觉很不舒服。
一些所谓的网络语言有时候也比较过激,有时候还会有一些擦边球之类的语言。另外还有些自来熟之类的语言,例如亲们,本来是为了拉近感情,但是有些人是不喜欢这么的语言,觉得过于恶心。还有些网络语言,不大上网的人听起来会觉得莫名其妙。这个也可以理解,当年赶时髦的时候,也有很多人不喜欢时髦这种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