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自我选择的环境起了很大的作用,记得是自我选择的,首先父母之间的三观不和,我自认为大部分孩纸都跟父母的想法不太一样,好的状态就是尊重与被尊重,坏的状态也无非是否定与被否定。可当自己上大学后,一般都离开了父母,正常来说应该过上了跟之前不一样的生活。这时,你回过头来再看,平时父母对你的点滴,再与现在自我生活对比下,是否有不一样的感受。比如我妈妈的同个观念,对自己对别人就是不同态度,我买了双60元的鞋子她说我长大了工作了,要记得买好点的东西,而我看到她自己看到条好看的裙子,却迟迟不下手,我看了下价格才49.9元。你说这单单只是价格高低的问题吗?所以,对于父母,我相信多数真的都很疼爱自己的子女,我希望还是多点理解父母,你可以不认可你的父母,但记得一定要尊重他们。其次身边朋友的三观不和,这个就简单了。升级自己就好了(各方面),到时不是你去找别人,大多都是别人来迎合你,想认识你。你现在困惑,无非自己想的好的方面,你的朋友却不理解,反而认为他们“玩游戏”才是正事。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我从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别人,也不会直接告诉我的朋友或者同事这事应该直接怎么做,每人的想法跟做事风格都不同,正因为如此,才有好坏之分。我的观点无非2个,对于父母亲戚类,多尊重。对于朋友同事类,对升级自己。
三观这种东西,我是觉得无所谓,我的同学都玩抖音,觉得抖音天下第一好,但是我碰都不碰,我的同学都玩吃鸡,觉得吃鸡天下最好玩,但是我从来只玩解密向的游戏。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数不胜数。所以我被孤立了。但是我无所谓。我不想为了他们去改变什么。我不知道你的身边的人有没有孤立你,但如果你可以忍受,你就可以不改变。不可以的话,就带上面具吧,最好,是自己都不记得自己原本是什么样的面具。很乱,但懒得改了。
首先说一句,三观不合跟是否能包容别人是两个概念,个人建议,你可以有自己的观点,但是也要允许别人有拥有自己观点的权利,你可以依照自己的情况判断别人是否跟你合拍,但抛开是非黑白,别人也有属于他的自我,针对同样一件事,你可以有你的做法,别人也可以有别人的做法,当然,实在看不下去,你完全可以在不打扰别人情况下离开,简单说一句就是,学会判断是非,学会包容,学会学习,也学会离开。
如果是与身边的人的三观都不同应该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了,也许是你们站的角度不同,所产生的观点就不同,自己的认知不同产生的三观也不同,所以你要找到不同的原因,如果改变不了别人就改变自己,再不然可以跟自己三观相同的人相处。
你的三观要和别人一样,多没创意啊,无聊,庸俗。没有人看的风景才是最美的。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活着,没有人需要别人去理解这种方式。想怎么活就怎么活,又不是活给别人看的。你的世界,你才是老大。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干嘛非要跟别人一样呢?做自己才是最好的,而且有个人的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是有别于你和普通人的象征,适当的把自己的特别发挥出来反而会得到更多人的羡慕和仰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