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农耕社会生产力低下,孝道在家庭稳定甚至社会安宁作用很大。今天社会生产力巨大,孝道的意识在淡化,但孝敬父母的品德依然存在。
上行下仿,一定是这样,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整个家庭如果都做一样的事,说明这件事是重要的,而且是正确的,风气自然就形成了。不然,只是管教,无法传承。环境的力量就是这么大,可以形成一种传承。
孝道的首要培育基地,是家庭教育。在家庭教育方面,上行下效,做好孝敬父母的表率,以此优秀的品质,传承到子女身上,这是真正的传家宝,也是中国人几千年优良的传统作风。
有利有弊,利在于构建和谐的家庭,弊在于父权过大,形成大家长作风。就个人而言,并不支持父母与孩子平等,因为一旦把握不住限度,容易滋长孩子不好的习气。但支持父母与孩子对等,也就是父母要不断丰富自己,提升自身素质,为孩子做出榜样,用自己的言行来引导孩子。
人应该讲究权利义务,孝道也是一种权利和义务,但是最终还是情感和道德范畴。只是中国传统的愚忠愚孝要不得!不能因为孝道,而放弃正当的底线!
百善孝为先,以孝道的名义强加于晚辈身上,属于不平等关系,势必造成家庭矛盾,不可取。平等基础之上的爱才是正确的光明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