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必须是一部关于当代中国民间信仰的:从东北少数民族的萨满仪式,到华北的冥婚;从新兴的灵修,到遍地开花的奇都教。不再注重意识形态的中国人在改开之后,精神生活是什么样子。当然也不妨碍我们关注中国人的灵与肉:早恋,究竟是有碍孩子健康发展的洪水猛兽,还是青少年纯真懵懂的爱慕?还有很重要的就是中国年轻人的集体焦虑:年轻人的压力何在?不同阶层的年轻人怎样开展他们的人生?从农村的务工青年,到中产阶级出身的大学生,从富士康的厂妹,到留学常春藤的精英,他们有哪些共同的追求和担忧?
我想拍一部主旨是一个人的战争的纪录片。中国有很多的年轻人,其实都在进行着一场自己一个人的战争,人们会不理解他,甚至会嘲笑他,只因他做的事是“看起来不可能的”。有个青年人口吃,但是照样疯狂努力的去成为一名老师;有港澳青年在争取自己正常的服兵役义务的;有脱离国家公务员编制下海创业的。他们,少有人支持关注,甚至会被嘲笑,少有或者没有人能理解他们。这是他们一个人的战争。我们可以保持沉默,但是请不要嘲笑和不理解他们,毕竟,这是他们自己的战争。
真实的高中生活,反正国内那些所谓的青春片没一个是我的青春。我的青春里,没有那么多值得回忆的大事件,更多的是日复一日的平凡生活。没有那么刻骨铭心的恋爱,当时以为是是我全部世界的姑娘现在眉眼已经模糊了。没有那么和睦的同学关系,吵架常有发生,也有个别被全体学生针对的人,现在也没勇气为当年的无知道歉。更没有那么多同学上名校,重本都很少寥寥无几,一本就属于较出色的了,大多数是像我一样的普通二本。
拍一个关于成长的。选一个高中的班,从高一军训开始记录,被教官训,在大太阳底下站军姿,练正步,到最后的汇演。第一次上课老师点名认识,第一次集体活动,第一次摆考场,第一次月考,第一次在学校被点名批评,第一次给老班过生日,第一次小长假,第一次期末,第一次有人转走,有人转来,第一次寒暑假,唯一一次文理分班。高一的青涩,高二的热血,高三的拼搏。想一想,就热泪盈眶。时间成本有点高,都是我的臆想。
关于特殊儿童的日常。关于这些儿童长大后的生活状态,心理状态,工作状态。还有这些人群的家庭生活,经济上的压力,社会上的压力,亲人的心理状态。这里的特殊儿童是指自闭症、多动症、脑性瘫痪、唐氏综合症、智力障碍、听力障碍等等。他们被许多人误解,不被社会所接受,人们带着特殊的眼光去看待他们。我想以一个康复治疗师的角度或者说是以一个朋友的角度拍一系列的纪录片为他们正名。
其实我很想拍一部纪录片,《退休前的72小时》。有很多人,一生都在从事一项职业,一个岗位,从未跳槽。他们所从事的职业,很多人不是很了解,甚至有误会。他们一生很平凡,但很伟大。我想通过他们退休前的72小时交接期这个契机,穿插叙述,记录流程,访问他们来描写他们的职业生涯,为他们的职业生涯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之前让大家理解了解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