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科生一名,大学三年读下来感觉唯一学到的是一种思维方式。硕士、博士在我看来,就是一个继续发展发散性思维与批判性思考的一个过程,让自己成为'大家'铺路,有能力发表自己的观点。一提到读博,往往伴随着都是不解,对于女博士的偏见就更不要提了。提到前程未来,总是少不了一个钱字。最近有些想明白了,财富生命爱情等等这些都是短暂而有限的,然而好的思想却是可以留下来的。在我看来,选择了读博这条路,只能说我想要把我的一些思想留下来,希望能够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些许,贡献。
读博是因为想在高校当老师,因为自己比较喜欢自由,不想受约束,并且老师可以有更多时间照顾家庭,犹豫的原因跟大多数女生一样,年纪,毕竟时间成本太高了,但是后来慢慢就看淡了这些,嫁人不在我考虑范围,女人嫁不嫁得出去和读博没有必然联系,嫁不出去的女生读博也嫁不出去,嫁的出去的读博了机会更多。
喜欢校园的氛围和工作环境, 对研究方向也多少有些兴趣(尽管论文做了另外的内容); 奖学金虽然不多,但多少可以自足,经济上没有增加家庭的负担; 没有其他更吸引人的选择,当然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 这其实并不矛盾,社会上流传着一种说法说读博的不过是因为找不到工作,事实也罢,调侃自嘲也好,至少每个人内心对“好工作”、“适合自己的工作”的标杆不同,不好以此衡量。
会开多了呗,各种coffee break的时候,相互吹捧,都是,这是Dr.某,那是Pr.某,我一小透明,除了各种吃好喝好,感觉没个title怪无聊的。然后就想,要不然,小哥我也以Dr.冠我的名?然后就念一个玩玩呗。以上是我编的。实际情况是,我勒个去啊,反正补贴也够我花,反正我对赚钱也没啥欲望,工业界又不想去,公务员更没啥意思,还不如努力做个PI,自由自在。
医学狗,不想简单的当个大夫,想进一个更好的医院,有更大的选择权。。。。目前读博一年余,觉得最大的长进就是可以接受各种各样的意料之外,无论是做了几天的结果不理想,或者说做了一个月的实验,发现xx做错了,白做了,心情低落的时间都会有所缩短。这个也算是长进吧
第一,是家里逼我读的,是家里逼我读的,是家里逼我读的,重要的事情说三遍。第二,读博对我来说首先是一个title变成Dr Dai。其次,一个EngD意味着我从此对学历不再有需求,大部分公司,实验室的大门会对我敞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