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大了去了。例举几条吧。1,看着他们热情洋溢的身影,阳光灿烂的笑容,我不禁想到:目前我这样的生活状态又算怎么回事呢?人家都一大把年纪了还这样充满热情,热爱生活。于是在心里又鼓起勇气对自己说:加油加油,困难是暂时的,生活是美好的,我要热爱生活。2,每当下完班之后,拖着疲惫的身体一回到家就葛优躺在沙发上看剧。此时耳边响起了广场舞神曲,不由心神一荡“人家老头老奶都在那里动个不停,你有什么资格懒惰呀?”赶紧跑步去……3,有时候看到广场舞上的阿姨们在欢快的跳着,不经会想“真是一个年龄阶段,有一个年龄阶段的玩法呀”从广场文化这一点上也可以直接窥见:我国文化就是爱热闹,喜群居。同时也可以看出,咱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的确是上升啦,只有在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前提下,人才会有更高层次的需求,这不就是马斯洛层次的精神需求嘛。
广场舞大妈是一个特殊群体。如果你有去了解他们年轻的时候,就会知道他们的广场舞其实是在缅怀自己的青春。
大妈们的年纪普遍五十多。大概是那个集体主义巅峰时期过来的人物,他们的记忆大多都是同生活同劳动同学习同逃课同扒火车┐(‘~`;)┌无法无天的年纪!
现在年纪大了,不可能再像年轻的时候那样张狂,而且都是有儿孙的,不可能把年轻的坏毛病教给子孙。
但是那个年代能剩下的还有啥?就是大锅饭,广播操,合唱红歌!那就是他们的青春!
总的来说,能让则让了。一来我打球的地方他们去不了,二来公园里老人散步遛鸟的也多,再说他们也不过是占用上午的时间,很少一整天都呆在╮(╯_╰)╭室外。所以对我影响不大。
至于新闻老说广场大妈和小区住户开音波战,我想说就是因为少见所以才能上新闻!多见常见的消息哪叫新闻~
对本人的生活倒是没什么影响,关键在于所居住的区域附近没有这样的场地,因此没有太感同身受的体会。但我这里要说的是,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我们应该善意的去理解看待这件事情。人老了,子女无暇顾及,陪伴的时间很少。孤寂之下,总得有一个出口,广场舞这种形式老人又比较喜欢,大家应该予以理解。对于有扰民的行为,可做善意的提醒,当然最好是为人子女者,在日常沟通过程中,和老人讲清楚这个问题,让老人从主观上有这方面的认知。如果人人都去这么做,这种情形应该会得到改善。
目前,在我身边应该说已经没有影响了,我家这边老年人活动都会去附近的公园和广场进行锻炼,几乎看不见在园区内把音乐声开的很大在健身的了。但是公园不在安静了,早上跑步去公园大概数了一下大概有10组锻炼的老人,没组都在35-45人左右吧!当然音乐声音也很大,起初不适应,后来想想也能表示理解,毕竟老年人相对来说听力减弱,声音大点又不是居民区到也无妨何况总要给老人健身锻炼的地方嘛!😄
家离广场比较远,所以没有影响,但广场舞对附近居民确实有很大影响,就有高三准备高考的孩子受不了,家长和舞者交涉无果,报警没人管的情况下无奈搬家住亲戚家备考。这确实涉及到素质问题,去年西安要求高考两天广场舞暂停,但有部分老人就说他们高考和我有啥关系?我这两天不练身体坏了算谁的,等等诸如此类。其实在关键时期城市管理机构当采取强力措施禁止。
问老年人广场舞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这本身就是个坑。您该到现实当中去看一看,广场舞,已经不仅仅是老年人广场舞,广场舞,已经是全民健身运动最好的项目之一。尽管我从不参与,但是超推荐大家,特别是中老年人,参与到这个极好的健身形式中去。有韵律、有技巧、能动脑又强度适当的健身形式要好过简单粗暴的长跑健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