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艰不拆,四个字不懂?你确定你富人知道的东西就是正确的?你无非就是跟人讨论,这个名牌是真的,那个名牌是假的,那如果你毕业答辩,老师说,这个同学论文,屁不通,你舒服吗,在不对等的关系中,优势一方有话语权,但是也不能不尊重对方,难道老师可以骂你废物,连个论文都写不出来,都不想教你了,自己写去吧。再退一步,你爸的朋友来做客,拿出一个刚买来的玉,你爸和朋友就在那吹了半天,好东西,你上去一句假的,你很有面子哟,或者等人走了,你在家跟你爸说,别跟这种人来往了,买假货,你爸打你一顿,说他么的他是我老板。说白了你就是欠收拾,没经历磨难,用桀骜不驯来形容最贴切,别人会劝你善良,我不会,我只会鼓励你跟同学疏远。
广结跨象限朋友,温水煮青蛙是大家都听过的故事,所以在这个故事里最重要的是啥?就是青蛙意识到有瓦斯炉正在加热!然后青蛙就会开始紧张,就会开始努力寻找出路。你意识到自己的现况了吗?另外,我很建议结交跨象限的朋友,听清楚喔,是跨象限不是跨领域。富爸爸提到的财务四象限,90%的人在E和S的象限,所以思维自然容易被局限。仔细想想自己周遭是否有值得敬佩的人物?他或许就处在 B I象限,你可以定期像他们请益,在高频率的接触下,眼界自然不同,贫富差距或许永远是个难解的课题,但比起花时间归咎或抱怨,动手从自己改变或许更是积极面对的正道。
人和人差距很大的,贫富差距,家庭社会背景差距,教育差距,种族差距,先天身体素质及相貌差距,以及由此产生的歧视问题。歧视的本质就是差距,比方有人比我有钱,虽然嘴上不说但是其实内心是歧视我的,又比方我虽然没他有钱,但比他好看,我内心也是歧视他的。分别心就是歧视,不一定是非要做出出格的语言和行为才叫歧视。当心中有分别的时候,就已经是歧视了。比方我在比我穷的人面前表现出同情,在粗俗的人面前表现出优雅,这就是歧视。
简单说一下我的观点:没有资本的人真是无趣可言。资本,是精神优越性的前提条件之一。我家在我们这个三线小城算是富产阶级了,虽然在大一点的地方随便拉一个人都资产上亿,不说大,财富自由还是可以做到的。秉着我家祖传的“优秀是一种习惯”的教育理念,别的不说啥,钱倒是没咋少过。学竞赛的群体,经济基础都不会差,也是竞赛圈子待久了,就越来越重视资本的作用。
这个问题取决你想要做一个多善良的人。如果你希望表现得非常善良,那么顺着他们的思路聊其实是最为合理的选择,当然可以在最后加一句“如果预算够的话xx产品也不错,品质会比较稳定”。这样算是既照顾了对方的感受,也给出了中肯的建议了。不过很显然如果你想要找个能够正常讨论的同好,也只能在经济状况比较匹配的阶层里找个谈得来的了。阶层的区别是客观存在的。
我觉得对于你买的起的东西,对于别人而言,那可能就是别人一个人生活费,贫富差距是中国普遍的现象,但是作为一个大学,做重要的事情,应该是学习,而不是攀比,大家的购买能力都是不同的,如果你觉的不好和别人交流,就可以不用交流,因为你们的思路不是一个频道的,你们可以交流其它的啊!为人处世不是钱可以搞定的。说了那么多哈!面对客观事实,学会理性的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