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长期居住过的两个城市泰安和招远来看基本上是完全不一样的,在泰安(某地级市)的公交车属于上车不用说话下车不用说话也不用按铃的,基本上公交车只要看到公交站点有人就会过去停靠, 而如果你要下车只要提前挤到车门即可,即使如此师傅也会在没有人的站点前问一句有下的吗。而招远(县级市)就不太一样了,不同于泰安公交车你站在公交站点就有车过来靠,你要是不招手人家可能连停都不停就走了,所以看到你心仪的想上的公交车的时候一定要伸出热情的手用力挥舞几下,然后招远的公交车从来不问你下不下,你站门口也不一定好使,早年间习惯于快到站了喊一声师傅停下车,师傅前面站点停下,后来安上了电铃之后就改按铃了,据我观察大部分人还是按铃为主,但也有少数喊师傅的,而招远的乡镇公交也不像泰安似得每个村有每个村的站点,除了某五条旅游线路之外,其余的乡镇公交只能靠喊“前面第几颗大柳树”“过了那个路口”综上所述,在小城市电铃更有用而大城市作用不大。
生活在魔都,那个按钮一直是没用。因为魔都的公交车规定就是要站站停,站站开门,否则是司机违规。我以为全国都是这样的。直到有一次在常熟做公交,我要下车,我都站在后门了,车都停下了,司机问我,是不是要下车,我说是的。司机说,要下车就要按钮。我按了钮司机才开门。我才知道,原来每个地方的规定不一样啊。类似的东西,我真在国外遇到过红绿灯的按钮,只要不按,就永远不会跳绿灯。魔都的红绿灯按钮一直不知道有什么用,按了并不会变快,不按也会跳灯。
这个按钮设计的初衷是好的,但是设计的数量还是不足。另外公交公司的提示也有关系。在大连这块儿,基本没有人按。有次我好奇的按了,也没啥反应。还有就是,公交站点都是好几个线路公用。乘客没有摆手叫停的习惯,基本上司机每站都会停。但如果大老远看到要停的站点一个人也没有,司机直接就问了,有没有下车的?所以那个按钮就成摆设了。
我们这边的公交的广播没有“如需下车请按铃”这一句,所以,如果不是我前一段时间去某城市旅游了一趟,我至今还会以为那是个紧急按钮,用来在车后发生紧急情况时通知司机或者干脆直接启动刹车,毕竟这鲜亮的红色,这大大的STOP,怎么看都是一股子紧急按键的醒目感。
主动原因嘛,没标识、没说明、不知道的按钮谁敢瞎按,那是要挨骂罚款的…被动原因嘛,公交站本来就是甭管有没有人下每站必停,不考虑下车人也会考虑上车人,确实遇上深夜末班车人少要过站,师傅或乘务员也会大吼确认,倒是来的方便直接,所以,这按钮这么看起来还真是蛮鸡肋的…
人多的时候,每站都停,人少的时候,你站起来,师傅就知道你要下车了,实在不行你喊一声嘛。人少的时候我一般上车直接说,师傅,某某站下车,就开始玩手机了,到站师傅会叫的。不过说归说,这东西该有还得有。方便那些不好意思说话的和聋哑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