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子女对待父母要包容,岂不闻“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老一辈的人思想跟不上时代的脚步也算正常,能够引领时尚的,又能有几人?少之又少啊!只要不是腐朽、错误的思想,为什么要去改呢?思想就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活了几十年的人了,为子女操劳了几十年,末了末了,还不得不跟着孩子的指挥棒转,多可怜啊!万一真的有什么不得不变的思想呢,别奢望马上改变思想,今天点了一下,不听,明天再说,明天,不听。后天再说,旁敲侧击的说,借题发挥的说。但是,别太明显了,不然,说不定就会起逆反心理。
老一辈人的思想水平普遍不高。这没有贬低的意思,长江后浪推前浪这是普遍的规律。但问题就在于中国文化中有浓厚的崇古思想(其实西方也有但没我们严重),认为越老的东西水平越高,延伸到生活中就是那句“老子走过的路比你过的桥都多”。有些事是无法改变的。帮助父母摆脱错误的思想是应该的,但在有成效之前先要把自己保护好。
老人对于外界的新兴事物,常常是观望甚至怀疑的态度。作为子女,应该身体力行,用自身的行动来诠释新事物、新观念是可行的,而且代表着时代的发展趋势。比如,我身边,公园里做拍打操的人越来越多,大爷大妈们正是看到年轻人的蹦蹦跳跳对身体确实切实有效,都参加了进去,成了铁杆粉丝。
很多子女们都想法设法来改变老人的一些观念,人老思想顽固,几十年形成的观点一时也转不过来,子女们要耐心慢慢地转变老人的观点,跟老人说正事用开玩笑的办法取悦老人,老人跟小孩一样多说些贴心温心的话,时间长了老人的一些观念在会有所改变!千万别操之过急,以免伤害了老人。
根据个人经验分析,人很难直接改变别人的思维,特别是认知已经成型,并且思维已经固化到行为的一种习惯,几乎是很难被改变的,但是也不是没有办法,我们可以引导父母建立新的思维来替代旧有的思维,这个过程需要一些条件。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找个榜样,胜过你无数的说教。如果能把人请到家里帮你说说,那就更好。现在各行各业都有模范,这就是榜样啊,榜样就是让其他人屁颠屁颠的跟着学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