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奶奶”母凭子贵农村人讲究“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不管花多少钱,只要儿子到了结婚年龄,砸锅卖铁,也要为儿子娶个媳妇,好完成“传宗接代”的大事儿。这代人独生女居多,不管男孩女孩哪家都是娇生惯养的,从小就什么农活都不让干。尤其是读书多的孩子,真是什么活也不会干。每家每户都是公公婆婆媳下地干重活,到了农忙时,让儿子媳妇干轻巧的活,或者干脆就不用媳妇干活,就把媳妇当作“少奶奶”一样养着。现代人讲究优生优育,儿媳妇怀孕后,就要还是补充各种营养。“少奶奶”想吃啥就买啥,如果农村没有,就去城里买,全家人得围着她团团转。生完孩子的“少奶奶”母凭子贵,整天抱着孩子吃香的喝辣的,不仅啥活不干,还整天玩手机、网上购物、出去打麻将……
现在农村儿媳妇,都是80后,90后出生的孩子。那个时候,农村都是实行计划生育,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所以,在农村,是男孩,奉为小皇帝,是女孩视为小公主。农家人丁稀少,把他们视为掌上明珠,父母含辛茹苦,舍不得吃,舍不得花钱,把所有的希望和心血都集中在他们身上。他们从小吃惯了嘴,懒惯了身,上学不认真读书,在家游手好闲,什么事情依靠父母。特别是女孩子,养成如此娇生惯养的,什么事不做,一心就是想吃好喝好玩好。
现代青年思想自由,追求自我,合则聚、不合则散,反正男多女少,即使离婚,年轻女性也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加大了男方家庭的危机感。所以,农村男青年成家难、彩礼高,一旦娶妻,“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中怕摔着”,一家人往往委曲求全,对媳妇百依百顺,农活不让干、家务不叫粘,哄着、惯着,成就了“少奶奶”现象。不过随着年龄增长,尤其在生育之后,家庭负担加重,这种情况有望改善。
农村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培养老百姓过日子,就是过孩子的日子,你们说对吗?以前农村孩子能混好,能出人头地就二条路:当兵和考大学。现在,老百姓更重视孩子的教育了,无论干嘛,都需要文化,老百姓当一辈子农民工了,所以希望下一代不要当没有文化的农民工了,希望自己的孩子考上大学,找个好工作。所以,需要夫妻一个人在家照顾孩子,给孩子补课,监督孩子不要带坏了,这样一般就是媳妇留下来了,在家照顾孩子。
同样是在农村,一家人的收入由男人掌管着,一家人买什么东西由男人决定,他说了不买你就别想买。天天宅在家里,不是上网打游戏,就是出门跟人喝茶打牌摆龙门阵,喝酒抽烟。只要他有点不开心了,轻则破口大骂,重则打人,但老婆没办法,只能忍着……
安于现状,丝毫没有追求,认为现在自己的生活条件好了,就可以在家里混吃混喝,什么都不用做,坐井观天,一点都不了解外面世界的精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