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一位前辈,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电生理专家。这位前辈曾经是一名中专毕业的护士,河北人,毕业后独行千里只身来到我市下属某县级医院工作。在那个年代,苏南地区多少有些排外,前辈也不例外,没少受那些老护士白眼。前辈还曾与其中一名公开打起来过。据前辈自己说,工作了三年后,参加了某学校大专的统招考试并顺利通过,这一次,她选择了临床专业。毕业后,前辈仍然回到了那家县医院工作,然而,大专学历的她只能从事辅助科室的工作,整天呆在阴暗的超声室。当年那些嘲笑她的老护士,竟然还有人跑到她的工作地点来"看望"她。又隔了几年,前辈参加了第一届专转本考试,毕业后,终于实现了跨越,踏上了梦寐以求的临床,工作地点,还是在当年那家县医院。据她说,当年那些吵架的护士开始有意无意的避着她。又隔了几年,前辈又一次选择了辞职,这一次,她选择了考研。研究生毕业后,她没有直接工作,她开始读博。毕业后,来到了我院工作,一直到现在。去年,她开始作为外聘专家去她当年工作过的那家县医院上门诊做手术。当年那些跟她吵架的护士中的一位,现在是那家县医院的护理部主任。20多年,从河北到江苏,从护士到医生,从中专到博士,人生就需要这样奋不顾身的努力。
说到考古,很多人都会觉得,这是男生干的工作,毕竟野外工作实在太辛苦。但是在我们考古系,女生下田野都是和男生一样工作的,今年的田野实习,我们考古班女生人数是男生的两倍还多,协助领队方老师指导我们发掘的史宝琳老师是一位来自法国的女教师,已经在中国学习工作十年。刚到工地的时候,她给我们开过两次女生会,在会上讲,男人和女人只有生理差异,没有什么事情是男人能做而女人不能做的。我到现在还记得她那时候说的话:“我在法国的时候,如果搬不动东西,会像别人求助,但没有人会说:‘你是女孩子,不要搬那么重的东西。’如果再有人像今天上午来参观的那个人(镇长)一样觉得女生干考古太辛苦,你们可以礼貌地无视他。”在考古工地已经快要两个月了,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句话。
我刚从部队回来的时候,一个死党给我介绍一个邻居,人瘦瘦高高的挺秀气。死党说到她时第一句就是:她家的煤气都是她换的,她家住六楼。那个年代煤气钢瓶都是自己扛上楼的,五六十斤总有吧,反正我扛上五楼都感觉挺累的。这个女孩是单亲家庭,母亲身体也不好,家里所有的力气活全是她干。后来这女孩没看上我,据说是嫌我不够自律:退伍回来半年胖了二十斤。还有嘴太贫,叨叨起来没个完。(她妈倒是很喜欢我,说我一脸福相,嘴巴还甜。)再后来她嫁了个军人,是边防武警部队的,听说第一次见面就说自己顾不上家,结果这姑娘一摆手:这不是问题。再再后来,人家老公是某省武警总队的副总了,正师级大校。更气人的是,去年过年在街上碰到他们夫妻俩,那位大校还是小伙子一样的身材。
高一刚开学没多久出了车祸骨折。和同桌还没混熟呢就进了医院。整个高一上基本没有上学。发短信跟同桌说我出车祸了她还回我哈哈哈别逗了。后来我说是真的,和我只相处了不到一个月的同桌就傻了。因为我不肯听班主任的留级,所以打算在医院里一边养骨头复健一边自学高一的内容。于是我父亲就每天去学校取作业。然后带回病房给我。我同桌小陆同学做了什么呢?她每天帮我把作业和讲义收集好。再贴上便利贴简要说明一下各科学习要点。每过一个星期还会附上她自己的笔记复印件。我住院期间她其实学业挺忙的。忙理科竞赛。但是会隔两个星期就看我一次。有时候拎袋苹果,有时候拎杯奶茶,有一次还从菜市场拎了只鸽子。就这样持续了半年多,我靠拐杖能走了,于是打着石膏回了学校。
完完全全的一个路痴,却是在上大学的时候一个人走遍了南京以及周边城市的很多很多地方。很多时候出去旅行都是说走就走,有一次晚上八九点她朋友约她去庐山,她二话不说当场就买了第二天去庐山的车票。每次旅行完后都会发一次朋友圈,一堆吃的、风景,当然少不了一张自拍,没有美颜的自拍。配上一段文字:认真描述在当地的所遇到有趣的事情和有趣的人。因为比较健谈,往往每次旅行都能认识到很多有趣的人。
中国剑道界的高手张伦伟,我一直以为他是馆长…后来才知道,馆长原来是他老婆张丽莎。怎么说呢,横扫千军强强强。一群年轻力壮的男子都排队送死,看着她好像精疲力尽了,可死掉的总是对面那个男的。他们夫妻打架一定很好看。之前我们会里有一个日本留学生萩尾真波,剑术高超大美女。也一样,精壮男子一个个去排队送死。这些事情告诉我们,母老虎最好不要去惹,会被当场击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