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20岁。较真实地认清自己的家庭经济条件,周围有生活费5k+的同学,也有衣着朴素的贫困生同学不攀比,不骄傲该花的花,该省的省。在保障自己还算满意的生活质量的同时节约用钱。
家里条件好时,拿的还算心安理得,给的多也用用,给的少也用用,但是能不主动要就不主动要,觉得自己这么大的人了,有点没面子。家里条件不好时,往家里拿钱,会觉得愧疚,会觉得自己是一个负担,想想办法赚钱,但又没什么好的临时工可以找,觉得难受。
家里要是能多给些就好了,这样我就能买新的衣服,新的XX,可是家里条件就那样,想要多花钱还是得自己去做兼职,拿奖学金,所以我现在很满足。
大一的时候,家里每月初给一千,贫穷且艰难地过了一年,那时候的感受就是贫穷且艰难,并且真的非常难以启齿。大二以后自己挣钱,经济宽裕了很多,只需要父母交学费就行了,还可以给父母买一些礼物,感觉自己在这段时间迅速独立起来了,或者说感觉更加自由。现在大四,暑假开培训班挣了几万,现在仍然有收入,经济彻底独立,可以自己交学费和用自己挣的钱买比较有质感的东西,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过自己喜欢的生活,这种感觉特别好,虽然还没找到工作,但是至少验证了自己暂时能够养活自己,对未来充满了信心。现在是不会拿生活费了(以后不一定),不如不拿生活费是什么干吼,感觉自己在为自己想要的生活买单吧,成长的个中滋味,都是自己在体会。
很难受,每次都是尽量少要一些,生怕自己的生活费会成为家里的负担。现在我也在兼职,加上各种,初步收支平衡,期望早点工作啊。
真的很难受,很多想要的不能买,所以任何时候都会考虑一下自己的经济水平。还是早点经济独立,报答父母才是正道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