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冬至,和几个陆生小伙伴相约去吃饺子,回来的路上大家很high,可是慢慢大家情绪又都有点down,这时,有个妹子边走唱起了:种太阳。回寝室后特意又听了一遍这首儿歌,静静听居然流下了眼泪,大为感动。作为儿歌,歌词很简单,愿望很纯粹。不说别的,就说今天冬至新竹28度的温度,蓝天白云多么让人舒服,小时候的冬天是那么阴冷,现在算是实现了“一个挂在冬天”,真的感动。
单纯的孩童面对深夜寒冬,有着对太阳和温暖的渴望,对幸福生活的向往,最后还希望全世界都温暖幸福。你看看,自己冷的不行的时候,还希望全世界都能温暖,多么可爱的人儿呀,多么善良,小小年纪心系天下。就像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异曲同工嘛。
这首歌曲创作于1988年,正是冷战高峰期,可称为中国艺术史上最典型的的黑暗儿歌。小时候我也只是觉得”太阳布满地球,我们肯定都被烤熟了,这歌太恐怖了“,但这远远不是这首歌最恐怖的地方,长大后我才明白歌词的深意。
小时候我也觉得这个歌很不科学。长大了我才明白,种太阳才是人类繁衍下去的唯一希望。可控核聚变下的无土栽培可以实现粮食产量极大增长,极其低廉的能源成本可以让人类在南极北极生活,而聚变发动机可以让人类走出太阳系。
我到现在还记得小学二年级学到这首歌时感动的哭了很久...我小时候的理解就是种太阳是个比喻要让世界变得充满人性光辉,温暖又明亮,感觉好崇高的啊。前排冷战的解释和b站强行毁三观表示不能不能接受。
我觉得这首歌倒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太阳温暖、明亮,在当时作者眼中,把它挂在寒冷、黑暗的地方能让人们受益。对于一个十多岁的孩子而言,那是一个很质朴的愿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