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说蚌埠经济不好,发展落后,这里不好,那里脏乱差。你觉得不好,你就去建设它,发展它,你说你没有能力,ok.做一个文明守礼的蚌埠人。一边遛狗不栓绳,狗狗随地大小便,还会吓到人,一边在键盘上喷蚌埠脏乱差,一到晚上9点以后,解放路立交桥下跟菜市场一样,因为9点之前城管在驻点。真的,蚌埠发展需要靠每个人努力的。不要喷蚌埠哪里哪里不好。你可以给出建议,蚌埠台不是有政务政风栏目吗?你可以根据上节目的单位,给出你想给的意见。蚌埠一个市,还没有大城市一个区大,没有支撑产业,GDP也不可能有很多。但是蚌埠这些年也在发展,文化广场,桥头公园,改建的张公山公园,都是免费游玩的,方便了多少珠城人民,新建了体育中心,湖上升明月。给蚌埠时间,它的发展,一些项目省里国家要批才能建设,比如云轨和飞机场。但是这些不能否定蚌埠给予我我们的祥和,公交站的设施,每个站都可以做到歇息,还有电子公交站牌。我觉得我们应该包容自己的家乡。它只是一座三线小城,但是它具备了它该具备的。希望有机会,我们可以一起发展蚌埠,建设蚌埠,让它真的可以更美好!
蚌埠历史悠久,7000年前就有人类在此活动。大禹会诸侯与涂山、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就发生在禹会区涂山脚下。曹操屯兵曹老集,蚌埠东郊曹山因他而得名;南面的东西鲁山因东吴大都督鲁肃屯兵于此而得名,至今山脚下还有鲁肃井依然滋养着当地村民。明太祖朱元璋就出生在这里,龙子湖留下了他小时候与小伙伴放牛洗澡最开心的笑声……公元1909年随着津浦铁路蚌埠站的启用,蚌埠开启了铁路拉来的城市新纪元。如今的蚌埠拥有三座火车站,一座飞机场,千里淮河第一港……现在的蚌埠是全国重点老工业城市,皖北中心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拥有多所大专院校,科研院所。
一座城市的名字里有“蚌”这种动物的名字,看上去就有点奇怪。不过这个名字确实来其有自,蚌埠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产蚌产珍珠的时代。《尚书·禹贡》中记载:“泗滨浮磬,淮夷蠙珠暨鱼。”因此蚌埠也被成为“珠城”。但这个产业很早就消逝在历史中,今天的蚌埠和珍珠行业已经没有了太多联系。农业时代的蚌埠,各方面条件都很优秀。横跨淮河中游的水利条件,和淮南平原的平坦地形,让蚌埠的农业价值很高。一直到今天,蚌埠仍然是中国重要的商品粮输出城市。再加上淮河中的水产和早就发育成熟的副食品产业,蚌埠被称为鱼米之乡并不算过分。
地处淮河流域的蚌埠,隶属于安徽省。淮河穿城而过,四季分明,兼有南北方的生活习惯。蚌埠1948年设市,是安徽省最早设市的城市。津浦铁路及淮南线在此交汇,水运上至河南,下达江苏可通长江,陆路交通四通八达,国省干线在此通过。优越的地理环境,使蚌埠成为全省最具发展潜力的城市。特别是解放以后,建成了重工业,轻纺,玻璃建材,食品加工,电子工业等门类。一度成为安徽省最强的城市。上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企业的改制,以及许多国省级的单位搬迁到合肥,蚌埠渐渐地没落了。
位于南北分界线上的蚌埠的包容性很强,人们的饮食习惯多样,美食好吃不贵呦。最近一个时期发展速度放缓至少跟省内其他城市发展速度相比,但在城建、医疗、交通等还是不错的。蚌埠教育资源比较丰富,如安徽财经大学、蚌埠医学院、蚌埠学院和海、陆、空院校等一批高校。蚌埠在硅基和生物基发展迅速,特别是蚌埠玻璃产业在闻名海内外。以湖上升明月为代表的一批旅游项目的建设,蚌埠的旅游资源更加丰富多样。随着淮河生态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相信蚌埠会迎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机遇!
来自南北两端不同的文化在蚌埠这个中部城市互相碰撞和融合。在语言上,蚌埠方言具备北方方言的特征,属中原官话。在普通话得到推广的今天,听懂蚌埠话并不困难。在饮食上,蚌埠人的口味介于南北之间,咸也吃得,甜也吃得,辣也吃得。在民风习惯上,蚌埠则是兼具北方的豪迈与南方的委婉,细细了解一个蚌埠人会有剥洋葱的感觉,一层一层地反转,没有止境。






